除了成品,战略库还应该储藏战略金属,在这个时代就是铁、铜、锡、铅四类,当然还有金和银。不过金、银不用存在这里,财政司有地下钱库,藏得好好的。金属储备有些困难,像铁和铜一直是生产大宗和贸易大宗,一直存不下,铅和锡台湾不产,也是随来随用没储存基数,方司观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许大人。
这事许三多心里有数,到年底台湾已经有三个铁矿开采,就算这两年台湾用铁量指数上升,民用铁产能也已经足够,到后半年甚至已经有小额外贸。但是军用铁,台湾矿石达不到质量,他想了想说道“铁是贱金属,只会越来越便宜,我回头让老钱这几年多进口三百万斤瑞典铁存在库里,以后也不用多存,真要解决靠咱们在周边开个富矿。”
海南、越南和朝鲜,都有含铁量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富矿,可现在的力量都达不到。至于铜好办,今年奴隶发回来好几万,金瓜石加大产能就是。“方司长,金瓜石你算下产量到一年五百万斤需要多少人力,尽快调过去,咱们从明年起要达到五百万斤的产能,以后每年往战备库调百万到一百五十万斤铜,剩余的用于贸易。”
铜是筑炮和筑钱原料,只要大炮一响铜价马上涨的飞快,而欧洲马上要打九年战争了,小许的如意算盘是,等欧洲铜价最猛的时候,调一批过去赚上一票。他抬头看看几位官员“铜即是战备物资又是贸易物资,这东西咱们留一些弹性。战备库超过三百万斤库存以后,余数可以通报钱俊尧,通商司可以在铜价高涨的时候申请卖一部分,但是卖多少、卖给谁必须由我或者王大人签字确认,清楚了吗?”至于铅和锡,台湾都需要购买储存,许三多合计了一下这几年的年用量,分别定了个四百万和一百五十万斤的战备储藏量,由通商司明后年采购入库。
“大人,小刘大人从伦敦送回来的那个瘸子安托万(antoioe),确实把王大人说的那个堆肥法搞出来了。”早在穿越众穿过来第一年,王浩就经常和诸位念叨,曾经看过大把穿越小说,都是说靠着拿人屎尿堆在阴凉处,然后不断淋尿就能长出硝石来,明清甚至民国期间,中国北方很多地方,也确实有扫厕所老土熬土硝的例子。
王大人一直念念不忘,时不时就念叨,要尿出个千万斤纯硝席卷全球之类的,在桃源试验过一阵子没成功,这事儿也就过去了。结果人家刘浩天到英国以后把这事放在心里,到处找人。因为据说英国起家的时代,就是靠这个集硝的,通商司先后问过数百英国人,也没问到懂这个的(人家英国人也是靠煮硝石提硝的)。
还别说,叫功夫不负有心人吧,还真从某个犄角旮旯里,挖出来这么一位号称会的,据说是祖传的手艺,那大约还是两三百年前,他家先祖给英王干过。
安托万先生到台北后,许三多和钱穆乡对这事都报极度怀疑的态度,毕竟事实上英国人都不这么搞,那或者是产量或者是成本必然有问题。把这位安先生吓得要死,这老兄不远好几万里是要来东方发财的,如果没搞成估计只能在远东流浪了。既然王浩天天说,安先生又拍胸脯打包票一定行,那许三多就交代,还是试试吧,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结果试验了几个月还真产出硝来了“大人,产是能产出来,就是产量实在太低了!从前面试验看,大概六千斤人尿才能出一斤粗硝,再提纯能出七两纯硝。”
那还行个屁啊,一百斤硝石人家送到台北来才八两五钱银子,大约能提纯四十六七斤纯硝,合着一斤纯硝不到两钱银。这可比收集八九千斤尿液省事太多,干这个得花多少人力啊……
结果钱穆乡又找回来了“大人,我倒是来回算过几次账,干没准能干,就是不能大干。”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要拜台湾制度所赐。当年转进桃源的时候,因为热带容易闹疾病和瘟疫,对卫生抓得额外严,最开始的制度是每二十户人家才能建一个厕所,严禁百姓在野外大小便,这是担心卫生不好引起瘟疫爆发,那就没救了。到建设台北以后,因为波特兰水泥和铁料产能提高很快,台北又不允许盖平房,所以台北不管商铺还是私宅,平均都接近三层。这就很难计算二十户人家建一个厕所,但制度有惯性,台湾总的厕所数量是极少的,屎尿聚合度很高……
“农村的厕所都是自己家或者自己甲,淘粪坑直接拿去肥田,这个如果挨村挨户收,工作量实在是太大,费时费力还容易和村民产生矛盾,得不偿失。”钱穆乡蹲在二老板面前,一板一眼的算着这点屎尿账“台北城里不同,台北城里居民、工人、军人或者商人,不种地的人口少说六七万。”
如今台北有城管队,他们管城市公共街道卫生,但是他们也不管茅厕,专门有人到城里厕所掏粪,然后运到乡下卖给农民肥田,一般掏厕所是互相不给钱,也就是说原料没成本,但是要花人工。这话说的有点绕,许三多又听了一遍才大约明白“你的意思,咱们组织个部门,专门去掏免费厕所,然后把硝石提出来,再把大粪卖了?”
专门组织个部门,然后干这点破事,那也有点夸张了。钱穆乡赶紧解释“组织衙门倒不用,只要规定所有掏粪的都不能拿去散着卖,必须卖到咱指定的一个地方,咱们统一收就行。取硝以后的肥料,咱们再统一卖掉或者送掉,到时候有的是乡抢着要。”
硝石是火药占比最大的原料,这些年台湾平均年采购量超过百万斤,自给率连2都没有。这东西要是能自产一部分,那抗风险能力自然高一些。王浩想了想“你意思不光台北,只要非种地人口达到一定数量,就值得搞呗。你先台北试验吧,如果算出来成本比印度硝石高两成以内,或者最多三成咱们就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