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致耐心地等他讲完,摇了摇头道:“你不要那么极端,不是让你不去种地,我也没有说农民不重要,我的意思是,如果只有农民是不成的,只有商人也绝对不可以。商人虽然不像农民需要种地,但是他们南来北往,也是起早贪黑交流商品。至于钱财,那是应得的,天道酬勤自有道理。拿大王来说,大王辛辛苦苦做出印刷术,为了长沙国的百姓,乃至天下的人都有书可读,这不是功德无量吗?所以为了鼓励天下人都努力发明创造,大王因印刷术而受益,日入斗金,这都是应当的。”
“不是有‘子贡赎人’的故事吗?孔子斥责子贡不收国家补偿,这是断绝了别人救人的念头。大王你如果要求商人不追求利益,那天下人谁愿意去辛辛苦苦付出呢?再有,农民有好也有坏,逃税的比比皆是,为非作歹的也不在少数。商人重利,但也有重情重信义的,大王被说是‘木匠王’,士农工商,工人地位也和商人一样卑微,大王怎么会觉得商人低贱呢?”
楚琅感慨万分,叹息地道:“满朝文武,见识没有一个比得上你的。阿致,你聪明又很有主见,想法也与众不同,能与你为友,我何其有幸。只是商人与匠人终究不是正道,虽然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世人不明白啊。”
宋致笑道:“大王谬赞。不过我倒是有一个办法能让大王改变这个风气。秦之所以可以横扫六国,是因为他重用匠人。秦的武器都是制式,每一把的差别也仅是细微分毫罢了,所以他们能够很快制造出大量精准的弓弩战车,随时可以替换。这就是匠人的好处。而大王在工业方面也是天资聪颖,一点就通。大王您治国有良臣,安邦有猛将,兴盛却可以由您来开头。您也看到了,沈家一介商人,虽然不能治国平天下,但是在民生方面却很重要。”
“什么办法?”楚琅兴致勃勃地看着她,凝神静听。
“很简单。士农工商,就像一匹马的四个车轮,齐驱并驾,稳稳当当。”
“四个车轮?”楚琅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
宋致这才想起来,中国古代的马车都是两个轮子,没有四个车轮之说。她无意之中,又给楚琅岔开一个方向了。
“先不谈车轮的事。就说士农工商并行,不分轻重,这样能提高工坊的积极性,也能促进商业繁荣。你每次都要靠田地收税,可是问题是田地也就那样,如果天时地利全无,你税收惨淡,还拿什么打仗?”
楚琅恍然大悟,随即又陷入了沉思。今天宋致给他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他本身也是深有体会世人对匠人的鄙夷,结合自身的想法与现实,推演一番,楚琅觉得这个策略可以一用。不过绝对不会是在他活着的时候就能见效的,世人的观念根深蒂固,没有几代人的权衡,想要提高匠人与商人的地位,还是有些难度。
此事先暂且不提。单说宋致把后世的一些想法灌输给长沙王,其实也是存了一点小心思。她虽然没有经历过多少的民生疾苦,但是她看见过很多百姓因为地位不平等饱受欺凌。她夹带了一些私货不知道长沙王发现没有。开启民智固然是好事,但是也不利于统治,一旦被奴役的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就会不断反抗,她把士农工商并列,就是提高了百姓的地位,这样国家强盛,百姓生活也不会艰难得过不下去。要不是她怕过犹不及,还可能给长沙王讲讲依法治国。
长沙国官营的作坊在长沙王一声令下,形成了流水线工作,大大提高了效率。接着宋致又提出了由长沙王办言纸,也就是报纸,掌控民间舆论
分卷阅读126
分卷阅读126
分卷阅读126
- 高辣文(www.gaol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