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王作者:管杀不管填
第124章
同样的,德赛也信服于英国陆军部那保守刻板的陈旧作派。凭借大英帝国强盛的工业制造能力,他们想要研制雷汞火帽与米尼弹不难,甚至非常简单,但要向全军进行推广,难度就堪比顶天。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贝克步枪的军火商绝对会加以反对与阻扰,对国会议员加以游说;而英国陆军部迫于国会压力,也不会考虑申请巨额资金重新给部队换装。
上述这些,都是19世纪以来,写在军事教科书中的种种事实。包括长期拒绝给士兵更换迷彩制服,不采用后装来复枪,忽视机枪与潜艇的实际作用,等等。
在接到德赛的命令后,马尔丹少校并未立刻离去,反而驻留原地。他在积极游说面前的长官们,希望能让自己参战。这位少校副官恳请道:“作为军官,我最清楚英国军队的阵形与列队,之前1个多月的训练中,我和北阿拉贡团的士兵们一直从事这方面的准备
那是在勒内团长指挥的来复枪团里,还有新加入的300名北阿拉贡团的老兵。最终,德赛接受了副官的请求,并任命马尔丹少校为勒内团长的助手,参与即将开始的战斗。
1小时后,在收到法国将军的回执时,哈丁少校一脸兴奋的对着温斯特上校说道:“怎么样,我说该死的法国佬一定会上当。尊敬的上校,现在轮到您来信守诺言了。第60步兵团,不,应该是第48步兵团,需要一位助手,那就是我,亨利?哈丁!”
不擅长言辞的温斯特上校耸耸肩,默认了两人之前的约定。
在他们不远处的3号要塞通道内,856名皇家国王来复枪团的官兵们正在更换他们的作战服,由之前的“绿夹克”变成众人熟知的“国王的红衣军”—即红衫军制服。这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游戏”中蒙蔽法军。
至于其他装备没有改变:背包、军毯和浅蓝色的木质水壶,这些都是英军的标准配置,不一般的是他们的武器:一把贝克式线膛枪。另外,武装带下的黑色牛皮大盒子是弹药盒。里面装的是用油纸包起来的整装子弹(包括一个弹丸和一次发射用的火药)。和一般的弹药不同,贝克步枪的弹丸不仅是采用加工精致的模子浇铸,而且被打磨过。
与英国皇家第95来复枪团(英国陆军中最早的来复枪团建制单位)一样,组建已两年的第60步兵团(又称皇家国王来复枪团)同样是为战场而生存的特殊部队,是一只肮脏而没有正规作战意识的部队,是一只没有荣誉并且声名狼稽的部队。
这些毫无节操的英国士兵在得知他们乔妆打扮为普通步兵团的目的,是为远距离“欺辱”围困埃武拉城的法国佬时,一个个如同凶猛的野兽在嗷嗷叫唤。众人纷纷攘攘的叫嚣起来,要让无知懦弱的法国步兵尝尝自己铁拳的厉害,让一切入侵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与得意洋洋且稳操胜券的英国人不同,勒内上校(副手马尔丹少校)指挥的师属法军来复枪团,尽管组建仅有两周左右,但所有士兵都是服役3年以上的老兵(包括部分北阿拉贡团的士兵),战斗经验丰富,且使用英制贝克步枪至少两个月,参加过采石镇之战。
所以,无论军官,还是士兵,对于英国来复枪团的战斗方式极为了解。在得知,他们要与英军来复枪团在埃武拉城下2公里外的平原,进行一对一的对决后,官兵们显得异常镇定,感觉和以往的战斗并无二致。事实上,所有人也在暗地里摩拳擦掌,根本不用军官来督促,大家都抓紧时间,对手中枪械进行临战前的最后一次保养,内心极度渴望战斗早点降临。
因为10分钟前,马尔丹少校带了最高指挥官的口讯。赫鲁纳公爵告诉全体官兵:此战获胜后,未来的加泰罗尼亚亲王将授予这支精锐部队,第232章(主要针对军官)或是紫罗兰铁十字勋章(士兵专属)。另外,战后的立功受勋者,将会优先考虑其军衔晋升,允许越级提拔。
“真可惜,加塞特不能来参加战斗,那小子可是个官迷!”恩里克对着巴勃罗说。
巴勃罗却嗤笑与同伴消息的不灵通,“勒内上校早就签署了晋升令,等到加塞特出院后,下士肩标就会换成上士军衔。而现在,你我要为自己多考虑一下。不然,那小子改天成为正式军官了,我们两个还是苦兮兮的大头兵
恩里克急忙点头称是,随后他话题一转,冲着战友们大大咧咧的谈论有关“英勇的加塞特上士正躺在床上,享受漂亮女护士温柔服务”之类的香艳话题。
众人听闻后哈哈大笑,稍许紧张的气氛被欢乐声一扫而光。
在黄昏之前,预备参战的两支英法步兵团,已各自完成战前的全部准备工作。葡萄牙战场上,一场参战人数不多,规模不大,过程略显单调,但影响深远的战斗,即将打响。
本书最新章节由首发,最新最火最快原创网络作品首发地!推荐阅读:
☆、正文第61章两支来复枪团的正面对决(中)
有历史学家形容英法两军在近代欧洲战场上的表现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英国人古板得像绅士,而法国人浪漫得也像绅士。[最快的更新尽在四*库&书*]”
在伊比利斯半岛战场上,法军对待西班牙战俘,尤其是被俘的游击队员,极其残暴不仁,可对于英国远征军的俘虏尽显人道主义风范。法国士兵极少剥夺被俘英国军官的战马与私人财物,还允许其保留配枪(当然弹药会被收缴),也不没收炮兵和骑兵的马匹,给俘虏提供充足的口粮,尽心尽力的抢救敌方伤兵等等;反之,英国人亦然。
骑兵旅的德斯努埃特将军,负伤之后曾被英国远征军俘虏,一直得到与之军衔相对应的军官待遇,后被释放回法国。事实上,德斯努埃特是从英方看守营地里做私下逃亡,而负责看押的英国士兵也没开枪阻拦。在通报上级后,英国人反而找到躲在海港某处的德斯努埃特,主动提出免费安排一艘走私商船,将其连夜送到英吉利海峡对岸。
这或许就是路易王时代以来,双方心中一直坚信的所谓“绅士战争”的理念。所以,德赛和他智囊团,不会拒绝英国绅士们的挑战书。至于双方内心深处都各自保留着的“小小伎俩”,那就看未来的历史学家如何描述胜利者与失败者了。
但战争毕竟是战争,它不是风花雪月的舞台剧,也不是御用诗人形容为“像在参加宫廷舞会一样浪漫”,因为最终,双方的士兵们还是一个接着一个,排着队,去见了上帝。为了让今后的军事评论家直观了解接下来的“绅士之战”,有必要再对比一下参战双方某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