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欧洲列国中不乏如塔列朗、梅特涅之类的睿智人物,他们异于常人,并不看好穷兵黩武的法兰西帝国的最终结局。然而,即便是对最为痛恨拿破仑的英国人,也不得不悲哀的感叹道:或许10年之内,无法彻底摧毁法兰西帝国,或是推翻拿破仑皇帝的统治地位,
事实上,英国的日子不太好过,持续数年的大陆封锁政策,使得英国经济从1809年开始就显得萎糜不振。英格兰银行的现金(黄金)储备,从1808年的6百多万镑,一下子降到4百万镑。而在上一年,1英镑在巴黎还值25到30法郎,这一年突然下降到20法郎。
通货膨胀的后果,直接导致曼彻斯特的五家商行负债二百万而破产了,从此掀起了国内的破产旋风。受到这些破产打击的各银行中止了信贷,从而引起了更多的破产。
1810年之后,英国经济的恶化程度更为加快,其突出特征就是工业一蹶不振,主要标志是生产速度放慢、制造品价格下跌和普遍失业。1810年的总体产量下降到只有1809年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强大的英国工业受到重创,几近陷于瘫痪的边缘。
对此,英国社会的反响是激烈的。当无数工厂被迫停工,工人的工资水平下降,面包等食物价格居高不下,从而导致普通工人的生活变得日趋窘迫。于是,愤怒的英国劳工把苦难归咎于(蒸汽)机器的身上,导致机器就成了他们攻击与发泄的对象。
1811年2月之后,在约克郡、德尔比郡、累斯特郡、兰开夏和柴郡相继爆发了一连串的骚动与暴动。这是自从十七世纪以来,英国蔓延最广,性质极其严重的大规模骚乱。就连准备重返伊比利亚半岛的3万多英国远征军也被议会内阁临时抽调,赶赴英伦三岛与爱尔兰各地,配合当地治安警察,严厉镇压波及全国的暴动。
与此同时,拿破仑帝国内部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难题。诸如多每年高达7。8亿法郎的庞大军费开销,差不多耗尽了法国与众多仆从国的国家财政,导致民怨沸腾;
大陆封锁政策也是一面锋利无比的双刃剑,它在肆意割伤英国人肌肤的同时,也在无情摧毁着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的国民经济,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和手工业者失业,无数农民流离失所;
此外,在西班牙、在葡萄牙、在瑞士、在意大利半岛、在莱茵河沿岸各国,当地民众武装反抗法军占领军残暴统治的自发行动,远远没有平息……
可尽管如此,在欧洲人的眼中,法兰西帝国的疆域与拿破仑皇帝的统治,依然坚如磐石,坚不可摧。没有人能够大胆的预料到,一个空前庞大、无以伦比的欧洲帝国,会在1年之后遭遇一场无法弥补的沉重灾难,50万精锐士兵埋葬于俄罗斯的冰雪荒原中;等到两年后的1814年,随着反法同盟的军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列队开进巴黎之际,整个法兰西帝国在一瞬间变得崩分离析。
这一切的发展,唯有穿越者才知道,而且非常清楚。
所以,安德鲁?德赛才选择在法兰西帝国最为强盛,遭遇经济危机的大英帝国显露疲惫的时刻,将手中的橄榄枝抛向遥远的不列颠岛,借此来博取英国绅士们的友谊。
历史中总着惊人的相似。
在另一平行世界中的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也在一艘军舰上,签署了《大西洋宪章》。与其说是美国人与英国人就此同穿一条裤子,共同反抗德意日三国法西斯阵营,倒不如形容是英国人放弃了全球霸权,将海洋霸主的桂冠移交到美国人的头顶。
当然,德赛统治下的华沙大公国与加泰罗尼亚联合王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远远不如罗斯福背后的美利坚合众国;此外,大英帝国的短暂衰落,也没悲催到130年之后,那种人见人欺的糟糕地步,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们或许还可以延续百余年“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第188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