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炮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205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炮王作者:管杀不管填

第205章

……

对于德赛大公“的合理化建议”,已由英国传统海军军服换装为蔚蓝色与金黄色为主色调的波兰海军将官制服的舰队指挥官,伯麦将军,没有丝毫犹豫,他当即点头同意。

在伯麦要求传令官打出旗语,指示巡航舰编队强行收押沿途过往的一切俄国商船之前,德赛再度开口补充一句:“但凡不遵守法令,或抗拒我舰队搜查任务的俄国商船,一律被视为海盗或是其帮凶,请授权巡航舰编队的指挥官们可以随时开火,包括彻底击沉!”

伯麦望了望匆忙赶来的传令官一眼,心中颇为无奈的耸耸肩。最终,他还是默然了华沙大公的话,就是自己即将下达的命令,并在传令官递交而来的开炮授权书上签字。

“打吧,打吧!反正名义上这都属于波兰人与俄国人的冲突,不关乎我们英国人的事情想到这里,伯麦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自己胸前,带有海军将官标志的金色金属鹰徽。

据说这套海军制服是德赛大公亲自设计的,外套、衬衣、领带、裤子、军帽、肩章条纹都是委托英国曼彻斯特纺织工厂紧急加工的精品,随身佩剑也是采购于哥本哈根。

阅请访问推荐阅读:

☆、正文第36章沙皇亚历山大的愤怒(上)

每当德赛查看铺展于案桌上的那张欧洲地图,其目光总在大部分时间里死死钉在右上角的那一片区域——俄罗斯帝国,一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感,在穿越者心中油然而生。\\[最快的更新尽在*寻书吧\\]

如今俄罗斯帝国的疆域面积,尽管还远未达到19世纪末到10世纪初的鼎峰状态,但它已经是一个幅员辽阔,横跨欧亚两洲的庞然大物,并且拥有4千5万人口。

只要环顾俄国的历史地图,有心人就会明白俄罗斯民族那向外拓展的天性、逆境中的坚韧精神、困境中的耐性、对君主**的崇尚,以及萦绕耳边的教堂钟声。

历史上,这个斯拉夫民族曾无数次遭到哈萨克人、突厥人、蒙古人(鞑靼人)、波兰人、瑞典人的统治与奴役,直到一、两百年之前,当时的莫斯科公国才逐渐摆脱被外族占领的状况,新兴的俄国开始诞生。从此以后,这个令世人生畏的大帝国在这片冰雪荒原迅速崛起。

“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征服或颠覆这个野蛮人的国度!”德赛曾不止一次的对自己说。

但对外,尤其在面对英国战地记者的提问时,德赛总是悲天悯人的讲述波兰的种种不幸与民众的深重苦难,仿佛一切发生在东斯拉夫民族上的灾难,都是俄国人造成的。

至于,波兰人在上百年的黄金时代,凌辱俄国,打压瑞典,逼迫德意志,称霸东欧平原的一系列辉煌历史,德赛选择性的进行了遗忘。至少目前而言,波兰太弱,俄国太强。弱者义无反顾的勇敢反抗比自己强大10倍的帝国,这也附和英国民众锄强扶弱的罗宾汉心态。

很多时间,德赛会宣扬他那东拼西凑起来的种族主义观点:“他们俄国人,只是一群低贱、粗鄙、自卑、尚未开化的野蛮部落。两百年来,俄国人一直积极拜我们西方为师,但先天的官能性不足,使得他们没有学会德国人的思辩理性,也未感悟到法国人的人道主义、更没有领会英国人的务实精神与具备意大利人的机智,他们的存在无非是耶稣基督考验虔诚教徒一种方式。就像阿提拉的匈奴,成吉思汗的蒙古,以及正在衰落中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通常,记者杰拉德会如是记录华沙大公在公众与私下场合发出的各种言词,经过德赛身边众位秘书的精心修辞,再以2030先令的委托费,交给过路的英国商船送到伦敦。数天之后,上述报道将被《泰晤士报》陆续刊登于“一位英国记者眼中的君主”的作家专栏上。

针对英国民众意识宣传领域的“占领”,早在第三次葡萄牙战争期间,就已悄然开始。

那是《泰晤士报》的老板小沃尔特忽然发现,只要是刊登与安德鲁。德赛有关的报道时,无论褒扬,还是讥讽,或是中立,都能促使当天的报纸销量增加两到三成。

与此同时,军情局也提醒德赛本人留意到伦敦报业的这一时事变化。

不久之后,加泰罗尼亚联合王国驻伦敦公使,安东尼男爵找到《泰晤士报》的老板小沃尔特,双方一拍即合。从此以后,《泰晤士报》保证将只登载正面颂扬,或是中立报道德赛亲王的文章与新闻;而作为回报,英国人杰拉德将作为德赛亲王身边的“御用记者”。

显然这番良苦用心,无非是想让德赛光辉、正直的形象竖立于英国人“下午茶聚会”的读报时间中,为日后的第二次波俄战争,寻求岛国公众的一些同情与支持。当然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自誉文明国度的英国民众,本身就拥有鄙视野蛮俄罗斯的情绪。

至于伦敦议会与唐宁街内阁,他们倒不会被这种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过也是表现得喜闻乐见。英国的政治家们期望《泰晤士报》对德赛夸大其词的报道,能促使后者同拿破仑皇帝早日翻脸,好让“反法同盟俱乐部”中再增加一位实力型的新成员。

所以,凡事都有正反的两面性。

好在,距离整个欧洲(除英国外)与俄罗斯帝国全面战争的时间,已不足11个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