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炮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225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炮王作者:管杀不管填

第225章

而马瓦霍夫斯基等人则眉头紧皱,尽管贵族派都知道,德赛大公的祖父曾与维辛斯基大主教相交匪浅,但整个天主教也不至于如此这般,急冲冲与德赛达成同盟,甚至自愿充当下属。因为这样会极大改变华沙公国或未来波兰的政治地图,对贵族们很是不利。

如今的这位华沙公国君主,既拥有帝国陆军元帅的尊崇身份,又得到各国外交使团的奥援,以及加泰罗尼亚军队和地中海商业银行的支持,再配合罗马与波兰天主教的力挺,其手中掌握的权势与资源要远远高于当年的瓦迪斯瓦夫四世。

结合德赛大公在议会上院的强硬表态,一些心思灵活的贵族派成员其心中立场也在慢慢动摇。与其为一点蝇头小利同面前的君主斗生斗死,还不如联合在一起,或是主动投效过去,在英明统帅的指挥下,用刀剑作铁犁,为复兴中的波兰,也为自己家族的利益奋斗。

就在现场的所有人异常震惊的时候,德赛大公嘴角边流露出一丝微笑,他朝维辛斯基大主教点头致意,双手抓起王冠,在半空中停顿了一下,然后把它牢牢的放置在自己的头上。如果外交公使们没记错的话,这是继拿破仑自我加冕之后,第二位效仿的君主。

但两者又有极大的不同,拿破仑是从教皇手中无故夺取了皇冠,严重违反了传统的加冕仪式;而德赛是依照主持仪式的大主教的嘱咐,遵从上帝意愿,从圣坛拾起王冠,戴在头顶。

风琴音韵又起,悠扬地散布圣乐。

当钦定的大司仪官,瓦莱斯基伯爵将一袭紫色礼袍小心翼翼的加在德赛大公肩上后,年轻的君主再度转过身来,他从维辛斯基大主教手中接过属于大公妃的冠冕,面带微笑,轻轻的把王冠加在已经趋前一步,跪倒在地的玛丽亚大公妃的头顶,还当众亲吻妻子面颊。

最后一步,则是上议院议长科林公爵,晃晃悠悠的站立在华沙大公面前,口齿不清的宣读一卷公文。按照约定,德赛一手必须贴在圣经之上,另一只手高高当众举起,一句接着一句,朗声重复宣誓:

“我,安德鲁?德赛,是应万能上帝的意愿,并遵从参议院、人民和军队的共同要求登上王位的,我的心中充满了对我们人民命运的感情,我要说我惟一的快乐和痛苦是和人民的快乐和痛苦息息相关的……

我的子子孙孙会将这一王位长久地继承下去。他们将为捍卫我们法律的尊严,为我们的社会稳定免受由于君王统治不力而受到的侵害,而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性。

我在此发出郑重誓言:将上帝的指引下,捍卫国家的国土完整;尊重并完善法律、信仰自由;尊重平等的权利、政治和民事的自由,以及国家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除了法律规定的捐税之外,一切其他苛捐杂税都将减免……以维护民众的利益、快乐和光荣为治国之本

宣誓之后,传令官大声宣布德赛正式登基,万民高呼:“大公万岁,波兰万岁!”

就在华沙大公进行庄重宣誓的同时,在圣约翰大教堂之外,华沙的大小教堂钟声齐鸣,礼炮声震耳欲聋,聚集的民众们在广场与街头高声呐喊,以至于其他声响,包括管风琴的演奏都被完全淹没,历尽沧桑的古老的中世纪建筑根基在钟声、礼炮声与欢呼声中震颤。

w*^_^*r

(寻书吧)推荐阅读:

☆、正文第58章对普鲁士的军事讨论(上)

(寻书吧)

二战结束后,欧洲曾流行这样一个政治笑话:一个奥地利人微笑着对德国人说:你们给我们送来了贝多芬;而德国人却极为不满的指责奥地利人说:你们却给我们送来了希特勒!

以普鲁士为主体的德国人,说出这句话显然太过偏激。在普鲁士王国崛起,继而发展成为德意志帝国的过程中,奥利地曾为自己的死敌输送了不少优秀人才。在19世纪的拿破仑时代,以军事家,奥古斯特?威廉?安东?奈特哈特?冯?格奈泽瑙伯爵最为出色。

格奈泽瑙生于生于萨克森王国的托尔高附近的希尔道,属于奥地利帝国一个地地道道的传统军官家庭。他毕业于爱尔福特大学,并在1779年参加到奥地利军队。曾先后在奥地利骑兵和奥斯巴赫军团服役,还前往北美考察过美国的民兵组织。

1786年起,格奈泽瑙出于对腓特烈大帝丰功伟绩的崇敬之情,选择转入普鲁士军队。1807年率部抗击法军,保卫科尔贝格堡。第四次反法联盟失败后,任要塞和工兵司令,1807到1813年追随沙恩霍斯特进行军事改革,是普鲁士德国总参谋部的创建者之一。

1808年,格奈泽瑙由于反法言论,被普鲁士国王下令解除军职,同年转入外交部。

1810年,格奈泽瑙陪同驻法大使,小布伦瑞克公爵出访巴黎,“意外卷入”刺杀波兰王储的阴谋勾当中,进而再度遭贬。后又进入柏林大学任军事教导官。

直到1811年2月之后,在导师沙恩霍斯特将军的竭力保举下,格奈泽瑙被普鲁士官方重新起用,开始秘密出使奥地利、俄国、英国、瑞典和美国,磋商发动新的反法战争。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