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拿破仑的身后,仍有差不多30万士兵,以及大部分的军用物资,停留或拥挤在波兰,在东普鲁士,在但泽,甚至是在萨克森境内,绵延数百公里。法**队连同被迫加入他们的同盟**队,如蜗牛般行进在各大干道上,形成了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交通堵塞。
这支欧洲各**队组成的庞大部队,包括法国人、瑞士人、萨克森人、德意志人、意大利人、汉诺威人、奥地利人、威斯特伐利亚人、普鲁士人、波兰人、立陶宛人、丹麦人、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等组成,并按北路、中央、南面等3个方向接受法国将军的指挥。
第一部分即为主力中央军团,也称大军团,由拿破仑本人亲自总领,是与俄国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主力部队。按照拿破仑与法军参谋部的判断,沙皇亚历山大将在科夫诺通向维尔纳(立陶宛首府)道路上屯集俄国的主要兵力。因而,大军团将在成功击溃或围歼俄国主力部队之后,大步踏上通往维切布斯克、斯摩棱斯克、博罗迪诺,最后直至莫斯科的道路。
大军团下辖的部队主要包括:
勒费富尔元帅的老近卫军,4万人;
莫蒂埃元帅的青年近卫军,4万人;
达武元帅的第1军团,7万人;
乌迪诺元帅的第2军团,4万2千人;
内伊元帅的第2军团,4万人;
欧仁亲王的第4军团,4万5千人;
波尼亚托夫斯基将军的第5军团(波兰军团),3万5千人;
圣西尔元帅的第6军团(巴伐利亚人),2万2千人;
雷尼埃将军的第7军团(萨克森人),1万6千人;
热罗姆元帅(朱诺将军为继任)的第8军团(威斯特发利亚人),1万6千人;
维克托元帅的第9军团(德意志人),3万2千人;
奥热罗元帅的第11军团(预备队),5万人;
缪拉元帅的骑兵预备队,4个师,3万8千人;
此次出还征包括了7个工兵营、22个军需营、携带了上千个面包烤炉、上千名铁匠……
另外,在波罗的海沿岸与乌克兰两地,还存在两支掩护主力军团的机动部队:
北路一支是:麦克唐纳元帅的第10军团,由3万2千名普鲁士人组成全文阅读。主要任务是沿波罗的海,一来策应拿破仑的左翼,二来伺机攻占圣彼得堡;
南方一支是:是由奥利地亲王,冯?施瓦岑贝格元帅指挥的3万2千人的奥地利军团,他们将翻越喀尔巴阡山,深入乌克兰平原,意在策应法军的右翼或南翼;
至于德赛元帅指挥的波罗的海军团,包括3万8千人的陆军与1万多人的海军,拿破仑给予的职责是两个:其一,利用停靠但泽的加泰联合舰队封锁波罗的海,切断俄国与英国的贸易通道;其二,地面部队策应与掩护麦克唐纳元帅的第10军团,为其提供兵源与补给。
显然,拿破仑对德赛依然心存芥蒂,尽管皇帝已公开宣布赦免德赛的种种罪责,但拿破仑仍不愿将北路军团的指挥权交给这位新兴的波兰君主手中。那是在5月20日,与德赛达成妥协的华沙议会正式宣布波兰复国,而德赛大公也顺利升任为波兰国王。
在抵达但泽自由市时,拿破仑曾想过将波罗的海的地面部队划归到自己统帅的大军团序列,就令监视德赛,并让麦克唐纳元帅或法国海军将领去直接掌控那支波罗的海舰队。
然而,此念头一出却招致众多元帅将军的齐声反对,哪怕是与德赛向来不合的乌迪诺元帅与波尼亚托夫斯基将军都不支持皇帝的这番做法。不难想象,一旦德赛得知自己的直属部队被皇帝强行拆散,那位性格乖张的波兰国王会不会率部离开,南下克拉科夫避难算是最好的结果。最危险的举动,则是命令整个波罗的海舰队悬挂英国海军的旗帜,继而倒戈一击。
第244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