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安都终于泣道:“子高贤弟,大哥知错了,当时大哥是一时糊涂,鬼迷了心窍了,但大哥发誓以后绝对不会对皇上有二心!子高贤弟,你能不能看在你我以往的交情上,替大哥美言几句,救大哥性命啊?!”
他心里明白,重云殿一事既然被看穿,那他死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天下唯一能救自己的也只有韩子高了。
韩子高也落下泪来:“侯大哥,子高无能为力了。子高也曾请萧大哥前去规劝,也多次阻止皇上对你出手,也曾压下许多状纸,但皇上也有他自己的渠道去知晓恐怕连子高都不知道的事情,何况你谋反,基本证据确凿,子高也不可能再循私了。”
侯安都此时终于明白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了,想起过去,泪水洒落,仰天长叹:“想不到我侯安都为国征战一生,未曾拼死沙场,却落下谋反大罪,安都实在悔之晚矣!”
“唉,侯大哥,你夜夜笙歌,天天耳边都是阿谀奉承,很难再保持本性。
不过,侯大哥你放心,子高会尽力劝说皇帝,不会给你定一个谋反的大罪的。言以至此,子高就此别过。”
“子高贤弟,难道真的就没有转寰的余地了吗?”
“没有!不过,侯大哥,你放心,圣上感念你的功劳。你的子女还是可以继续你的爵位,也不会获罪的。子高也定竭尽全力,去照顾你的家人。”
“子高!大哥谢谢你!”
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宠了,因为谋反之罪向来都是灭九族之罪,子高的意思是自己不是谋反之罪,也就是自己的儿女家人不会受到牵连。
韩子高躬身一礼,回头走了出去。过了一会儿。狱卒们抬进来一口大箱子,侯安都惊问:“这是何物?”
“韩将军请你看的。”
打开来看,全是状纸!
满满一大箱子。至少几千份,触目惊心!
侯安都一个踉跄,坐倒在地。
第二日,圣旨下。侯安都被赐死,时年四十四岁。但文帝没有怪罪他的家人。也没有惩罚他的将领。
侯安都之功比萧河韩信如何?尚不能比,然狂妄骄纵,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陈霸先曾说他骄纵不知收敛,将来恐怕会出事。果不其然。
预言家陈霸先的话再次灵验了。
侯安都死后,京城好歹地终于无人再敢大宴宾客,经济继续发展。法治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维护,朝堂终于平静了很多。
陈蒨拨出一万兵马。再次配给了子高,剩余的兵马一部分配给了弟弟陈顼,以及外面的章昭达、吴明彻等人,另外一部分,提拔韩子高的几个副将,在京城保护安全。
一日晚,子高回来,看皇帝已经坐在那儿了,他略微有些发呆,不知道想些什么心事。
子高上来抱着他笑:“蒨儿,发什么呆呢,我都饿了,我刚叫了传膳了,我待会儿要好好地大吃一
分卷阅读271
分卷阅读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