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红楼之小和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四阿哥一人坐在书房上首不知道在写些什么,下面几个小的却在那里叽叽喳喳的笑闹不断。

这也不怕打扰了上面那位爷?

李德全本来就会做人,对这些小主子面上一个比一个尊敬,现在对四阿哥和跟四阿哥关系比较好的这几位就更是加倍的恭敬了。

一进来就忙着给几位阿哥见礼请安,几人也只是受了他半礼。

忙不迭的将他让了起来,再请他坐的时候,他却是不肯坐的。

直接说道:“奴才是奉了皇上的令,来传话给四爷的。”说着瞅了瞅屋里的几位,不知道是否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

李德全本想着这几位小爷能够有点眼力见,自己避出去。

但是他太小看这几位的脸皮了,一个比一个厚,不让听还想着怎么偷听点好玩的呢,这又没直接让他们出去,自然是光明正大的偷听。

四阿哥瞪了一眼下面那几个正襟危坐装乖卖巧的兄弟,只能对李德全说道:“谙达还是直说吧,这里也没外人。”

李德全只能直接说了出来。

四阿哥皱着眉,不用想都知道一定是他这位母妃又得罪皇帝了,要不然汗阿玛不可能这么不给她面子。

谁都知道四阿哥是德妃所生,不给德妃面子其实也跟打四阿哥的脸没什么区别了。

难道是德妃这次得罪汗阿玛的事情还跟他有关?

四阿哥这边正在想到底是怎么回事,十四那里却是炸毛了,这道旨意一出,德妃哪里还有什么面子?

那再怎么说也是她的母妃,从小到大把他疼到心坎里的母妃?

现在受到如此对待,这让他如何忍得住!

当时就满脸涨红的喊了起来:“一定是你这个老奴才假传圣旨,汗阿玛如何会说这样的话?”

“十四弟!”四阿哥从思绪中回来,一声喝住了十四。

又转头问向李德全:“李谙达可知道,在汗阿玛下旨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皇帝的事情按理李德全是不应该随便乱说的,但现在这位问起来,事情又跟他有关。

李德全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启禀四阿哥,德妃娘娘曾经求见过皇上,只是,只是,”瞅了瞅四阿哥面无表情的脸,还是接道,“只是娘娘走的时候,脸色不是很好,皇上也好像很生气的样子。”

他这么一说完,十四也不闹了,众人都不约而同的在心里想到,德妃这是做了什么啊,竟然让皇上气的,稳稳的一个太后的帽子都给她摘了?

他们好像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秘密,也不知道老四会不会介意,当下除了阿柘和十四阿哥外,其他人相视了一眼,都告辞出去了。

临走的时候,都收到了四阿哥的一枚警告的眼神,众人连忙点头保证,绝对不会将今天的话说出去。

屋里四阿哥和阿柘都端坐在那里不动,李德全也是静静的站在那里,低着头,什么话也不说。

十四却是来来回回的走着,心里着急的很。

四阿哥看到李德全那个样子,心里点头,不愧是皇上身边的头号太监,这份气度就不是常人能及的。

又看了看下面身上长跳蚤了一样的亲弟弟,真是,这性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稳重点。

十四看到四阿哥那副淡定的样子,心里也很不高兴,虽然德妃对四哥没有对他好,但是现在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能这么不上心啊。

回头对着四阿哥就喊道:“四哥!”

四阿哥瞪了他一眼,命令道:“你还是好好的坐下吧,多大点的事情,真不知道你在着急些什么。”

“这事情还不大?亲儿子当皇帝了,自己却不能封太后,母妃那里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能怎么样?难道我们还能让她被人给欺负了去?”转身又问李德全:“汗阿玛有没有说,不可以封太皇贵妃?”

李德全摇了摇头:“陛下只是不准封太后。”

四阿哥回头对着十四道:“这不就得了,汗阿玛可能也真的是被那三位皇后的事情吓怕了,你总不能让母妃为了那么一个虚名,而遭遇不测吧?”

十四很想反驳,汗阿玛哪里是这么会为女人着想的人,而且李德全也说了,应该是母妃得罪了他,才有此旨意的。

但是,这理由却不能大声的说出来,又一时找不到什么好理由辩驳,只能在那里气呼呼的瞪着眼睛,一脸的倔强。

四阿哥看他一时也转不过来,只能先将李德全送走。

这事情只能让他自己想通,如果是他去劝解些什么,只怕到时候心里要埋怨他不关心额娘了,到那时牛角尖只怕会越钻越弯。

他这边的事情还有很大一堆,趁着登基大典,他要宣布的事情又很多,所以也实在是没时间花费在这些小事上。

阿柘一看四阿哥的样子就知道了他的想法,有些话四哥不好说,他却没这个忌讳的。

看着十四有些委屈有些不忿的瞪着四阿哥的样子,不觉笑了笑,将他拉出了书房,想着私下谈谈。

“十四哥也不要怪四哥不管这事情,一来是这怎么也是汗阿玛后院里的事情,他不好管;

而且汗阿玛说的处处都是为了德妃娘娘好,为人亲子,难道真的能为了一个孝顺的好名声,让做额娘的深陷险境吗?”

瞅了一眼十四已经有些发黑的脸颊,继续说道:“弟弟知道十四哥是在想,以我们的本事怎么可能让娘娘深陷险境?

弟弟也知道啊,所以说那是汗阿玛给的一个借口啊。

只是十四哥为什么不深想一下,到底是为了什么,汗阿玛宁可给这么一个借口也不肯让四哥封德妃娘娘为太后吗?”

说到这里的时候,十四阿哥的愤怒已经褪了一些,也在那里想着:“是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汗阿玛宁可给他们这两个儿子没脸,也不让额娘得太后的尊号?

这尊号上不上,对汗阿玛这个已经退位让权的人又有什么影响呢?”

阿柘看到他脸色已经变了,赶紧趁热打铁道:“所以,有些事情,我们在这里无论如何着急都是没办法的,还是要弄清楚德妃娘娘那里到底跟汗阿玛说了什么才好。

而且,还要想个法子让汗阿玛消消气呢。

现在他老人家只是发了一通口谕,即使这次不能直接封太后,只要汗阿玛气头过去,还是可以封的。

弟弟只怕十四哥要是再闹下去,汗阿玛直接发了明旨,那可真的是一点反驳的机会都没了。”

十四阿哥被他说的心动了起来,直接回去了,看来是想法子去打探德妃到底是如何得罪了皇上。

阿柘看他走了,转身回到书房里,看四阿哥还在那里办公,忍不住凑上去揽住他脖子,问道:“四哥可知道什么内幕?”

四阿哥被他问的苦笑:“还能有什么内幕,只不过是看我不顺眼,想着如果汗阿玛能晚些退位,是不是她心爱的小儿子就有机会了。”

说道这里,忍不住冷哼了一声,一样的儿子,真不知道心为何能偏到这个程度。

听到这个,阿柘也没办法劝慰了,只能一扭身趴在他怀里,伸手拍在他背上安抚。

忽然转移话题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四哥可知道,那天跪在宫外的那些被革职的官员,都被汗阿玛打了板子,扔了出去。”

“下令打板子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如何不知。”

“说起来,那些跪着的人里面,还有贾家的二老爷呢。

其他人都是些年轻激进的,真没想到这位老爷,年纪这么大了,竟然还是如此拎不清,不在家里反思自己为什么被革职。

却一味的走些歪门邪道,又喜欢怨天尤人,只觉得怀才不遇。

被人一撺掇,竟然就跑去跟人一起跪皇宫大门去了。”

阿柘抬头,看四阿哥听的认真,继续说道:“结果被打了一顿板子,抬回去之后就一直没出过房门。

听说现在倒是不装正人君子了,直接又抬了几房小妾,每日里在房间里厮混。

以前他有个职位在那里,住在荣禧堂,贾赦还说不出什么,现在被革职回了家,而且还被打了板子,算是一下子得罪了前后两任皇帝。

再霸着正院,与他们家有嫌隙的如何会放过这大好机会。

所以贾赦正撺掇着贾珍出头,对贾母施压给他们换院子呢。

不过,老太太偏心,贾政又一直躲在后面不出头,每天吵吵嚷嚷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

“让阿柘这么一说,四哥比起贾赦来,还真算是强的,至少这个弟弟不算糟心,又有汗阿玛给做主,是不是?”

阿柘笑着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他没有说,前世四阿哥的遭遇,也不比贾赦强到哪去!

真是有对比才能显出幸福来,现在比起这个贾赦来,他这日子好像还真不赖。

索性也不去想那些事情了,直接坐在那里又跟阿柘探讨起来,登基后的一些事情。

☆、第一百零六章禅位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十四阿哥后来果然没有再找过四阿哥说德妃的事情。

但是人却变得有些沉默,每天更是热衷于修炼了,连兄弟们之间偶尔的聚会也不再参加。

四阿哥知道了只是摇摇头,并没有去理他,有些事情还是要他自己想通才好。

很快的,新年过去了,阿柘听到,刚出正月贾家便开了祠堂,直接给贾赦贾政两房分了家,但是因为老太太还在,所以贾政并没有直接搬出去住,而是住到了贾赦原来的院子。

可见一族之长和一家之主如果下定了决心要做某事,一个老太太是根本拦不住的。

贾赦等了大半辈子终于住进了荣禧堂,而且正月里还得了个小儿子,也算是双喜临门吧。

阿柘偶尔在琉璃厂那边看到,感觉他整个人都年轻了几岁。

转眼之间,万寿节又到了,今年因为比较特殊,既是万寿节,又有皇帝禅位,新帝登基的大典。

各地三品及以上官员,无皇帝特旨都要到京庆贺。

能够在两位帝王面前露脸的机会,如果没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也不会有人傻得不到场。

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

康熙根本没什么好准备的,自然可以闲闲的喝着香茶,打着棋围。

四阿哥却是忙乱的很,试穿龙袍什么的还是小意思,主要是要前往盛京祭祖,而且不能飞来飞去,只能摆足了仪仗,慢悠悠的走过去,期间,还要每天香汤沐浴,听文讲经。

阿柘不是很想掺合进去,但是四阿哥却每件事都要拉着他不放,害的他一点空闲的时间都没有了。

礼部的那些官员最近更是忙的像是快被累死的狗,看人的眼睛都渗着死光。

幸好时光总是有尽头。

终于挨到了万寿节,万寿节一共三日,第一日主要是众人向皇帝献上寿礼,第二日接待百官群臣,第三日乃是皇帝设的家宴,主要请的是宗室族亲还有后妃皇子。

当然,前两日诸位皇子阿哥也是要到的,第一日也要献礼,第二日却是要代皇帝向一些老臣把盏敬酒。

禅位的日期定在万寿节后的第一日,虽然皇帝让位了,可是今后怎么也是太上皇,总不能让人连个生辰都过不好。

所以经过协商,最后就把康熙当时的万寿节期间传位,给改成了万寿节后第一天举行禅位大典。

四阿哥一大早起来就被折腾,沐浴更衣、叩见康熙、聆听诏书、祭拜祖先这是当天的行程。

第二天天还要赶往天坛祭天、接受群臣朝拜,以及部分人的册封。

不过当天晚上四阿哥便已经住在了皇宫里,他选定了住在养心殿,虽然康熙表示禅位后将常住畅春园,但是他还是将乾清宫给留了出来。

这一连串的行程下来,普通人自然只是看到了庄严肃穆,还有其中蕴含的威仪。

但是在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一些异象却使得所有修炼过的皇族众人震惊。

在原太子,现在的二阿哥亲自当众宣读康熙的传位诏书的时候。

所有修炼过功法的人,仿佛都感觉到了身边灵气所传达出的那么一丝喜悦。

他们甚至可以清晰的看见,本来无色的天空,竟然仿佛染上了一层颜色,明显应该是红色,但却还是有些驳杂,显得很怪异。

要说这些已经让人感到震惊了,那第二天四阿哥天坛祭天的时候,从天而降的那一道绚烂紫气,已经让所有人都紧紧的闭住了嘴巴。

到此时,再多的不甘,再多的不忿,都已经烟消云散,这种天降异象,明显是不应该存在的。

否则康熙退位不会毫无动静,但是四阿哥登基的时候却出现了,望望老天,难道它竟然真的存在吗?

等到四阿哥再接受了百官与众位阿哥的朝拜,众人对那种异象的感触更深了,好像自己也通过高坐在上面的人与这片天地产生了某种无以名状的联系一样,那感觉很奇特,让他们有些欣喜,但是却又莫名的感到了一种悲哀和急迫。

几位阿哥忍不住面面相觑,感觉好奇怪!

他们只是感觉到了奇怪,四阿哥现在却是有些有苦说不出,这一片天地,早已经在当年天地大劫的时候被那几位牛人打的支离破碎,后来虽然经过了玉麒麟和玄龟玩命式的修补,但是也只是将大的创伤补好了而已。

那些细小的痕迹并没有消失,经过无尽岁月的消耗,小洞便大洞,小的痕迹变成小的破洞也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一所房子是四面漏风的危房,一只蚂蚁居住在其中可能会毫无感觉,一个外人偶尔住一晚上也可能感觉不到很危险,但是现在四阿哥一下子变成了房主,要他怎么办?

真是想想都头痛的要命。

好在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才能够面不改色的坚持完整个仪式。

就在群臣拜见毕,就有人来报,京郊发现了五座石碑,俱都散发五色毫光,人不敢近。

一时间又惹得群臣一轮纷纷。

四阿哥,喔,现在应该叫做皇帝陛下了,因为康熙还在,所以决定暂且不改年号,等明年再改。

皇帝只是伸了伸手,止住众人的议论,说道:“这石碑不止出现在京郊,内地十八省省府所在郊区,以及北方龙兴之地俱都出现,此乃天赐。

凡我大清百姓,年满十六周岁之后都可去石碑处,如果能够靠近石碑,并取得上面修炼之法修习,不但长生可期。

并可免除三年徭役,如果三年内能修炼的进度能够达到朕的要求,那么不但能继续减免徭役赋税,按照修为更可赏赐相应官职。”

新帝说的是天赐,其实是他和阿柘一起搞出来的,无色石碑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上面有设定,凡是年满十六岁的人类都可以靠近石碑,石碑将根据其人的体质,显示出相应的功法。

这些功法不可能是多么高级的东西,与诸位阿哥现在修行的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但是如果能够在三年内修炼有所得,那将证明此人或悟性或体质都是修炼的上佳人选,到时候在赐予高阶的功法也算得上是奖励了。

这石碑更有一桩好处,上面的阵法可以检测出靠近之人的体质年龄等一些基本信息,并且将信息记录下来,传回阿柘那里。

之后阿柘就相当于在这些人的身体上安装了gps定位一样,虽然不能做什么,但是这些人的修炼进度,所在地点却可以轻易的查到。

当然这就是只属于两个人的秘密了,连上皇都不可能告诉。

先不说那些,在场的满朝文武都被新帝的这一番话说的愣住了,但是那石碑到底是什么,在场谁都没见,看了看旁边的那一列皇子阿哥们,皇家的人都没有反驳,他们只好闭嘴。

想着一会儿要马上去京郊看看才行,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能被称作天赐。

接下来就是新帝尊康熙为太上皇的仪式。

至此康熙也终于体会到了其他几个儿子所感受到的那份别扭。

作为原来房子一角的一位代管人,他现在将管理权交还给了房主,作为感谢,他所得的更多,但是这也使得他感觉的更加清晰,所以这别扭也是成倍增加的。

害的他现在很想将这个老四抓过来问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是整个仪式还没完,他也只能忍着。

按理说紧接着就应该是尊奉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的旨意。

但是,皇帝却先封了了因和了然为护国大法师,之后才是皇太后晋为太皇太后的圣旨。

此后还有更让人弄不明白的,十五阿哥竟然超然于众位阿哥外被封为纯义道君,位同铁帽子王,享亲王双奉。

这却是新任皇帝前世世界时对道侣的另一个说法,一门掌教的道侣无论男女都会被门下弟子称为道君。

与清朝流行的道教却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剩下的基本上没有什么疑义,皇室宗亲大多都是赏赐,而没有加封。

上皇的几位阿哥,却是各个得了大好处:大阿哥直亲王,二阿哥理亲王,三阿哥诚亲王,五阿哥恒亲王,七阿哥醇亲王,八阿哥廉郡王,九阿哥璟郡王,十阿哥敦郡王,十一阿哥逸郡王,十二阿哥履郡王,十三阿哥怡郡王,十四阿哥昭郡王;其他诸位康熙皇子也都是根据年纪,或贝勒或贝子,并无遗漏。

现皇子大阿哥被封为端亲王,二阿哥被封为和郡王。

让人感叹,新帝对自家人倒是大手笔,这爵位给的也太容易,可惜,对朝臣却···当然这么想的,绝对不包括哪些,年纪轻轻就因为能力而跃居高位的。

至此,新帝的登基大典算是正式结束了。

可是朝臣们回去之后仔细琢磨的时候才发现,好像少了点什么,没封太后,也没封皇后啊?

☆、第一百零七章册封

如果说皇后属于新皇后宫,过几日再册封也无妨,但是太后却一定要在当天册封的,位序也只在太皇太后之后,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第26节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