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皇上已经尽量放轻了声音,可是他话语中的戾气和杀伐之气还是被李鸿过听出来了。
可是李鸿过却并没有皇上那么乐观,他纠结着说道:“皇上,论理沈相的确应该为母亲丁忧三年,可是这却不是绝对的,您难道不‘夺情’吗?难道他一上表请辞回乡您就恩准么?恐怕也不合适吧?”
皇上笑道:“朕自会对他夺情,而且还不止一次!这种时候,就要靠你们了。”
皇上这么一点,李鸿过立即就明白过来了,沈相自然是要上表回乡丁忧的,皇上自然是要夺情的,而且可能他们两人这样来来回回的做戏还会不止一次,这种时候,决定沈相到底是丁忧还是夺情,自然就看其他的官员们如何引导舆论了。
按照皇上的想法,自然是有忠于他的人抛出观点,沈相不回乡丁忧就是不孝之人,德行有亏,这样的人怎配做大秦的宰相呢?再或者平和一些,说道沈相因受母亲过世的打击,神思恍惚,不能很好的处理政务,为国之计,自然还是丁忧比较好!
而且看目前这个状况,恐怕自己就是这个上奏折的人!
在自己上奏之后,皇上自会安排别人跟风上奏。沈相把持朝堂多年,虽然有很多爪牙,可是也不缺敌人,他的敌人们自然会和皇上的人形成天然的联盟,从而将沈相打压下去。沈相一离开朝堂,他手下的那些人还不是树倒猢狲散,完全不足为惧了,届时,皇上也可掌握朝政大权,真的做到一言九鼎了。
只是,事情真的会像皇上预计的那样发展么?李鸿过认为并不见得,在此时,沈相的影响力比皇上预计中要大很多,他的敌人也不见得敢在他的积威之下跳出来和他作对,同时观望的大臣们对皇上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因此,此次皇上恐怕得不到他想要的结局。
同时,首先跳出来弹劾沈相的自己也必定没有什么好下场,打压都是轻的,说不定会贬官、流放,甚至莫名其妙就失了性命!
可是皇上都已经暗示到这种接近说明的地步了,如果还不乖乖地做个听话的棋子,按照皇上所想的那样跳出来弹劾沈相,恐怕立时就会触怒龙颜,到时候更是两边都得罪,且会在皇上心中留下偷奸耍滑、胆小怕事的印象,日后更加没有前途了。
虽然一切利弊都已经看清楚了,虽然知道事情很棘手,可是这个时候李鸿过已经骑虎难下了,现在的情形已经容不得他不给皇上当先锋官、当棋子了。
但是他还是决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皇帝,于是斟酌了一番之后说道:“微臣明白皇上的意思,自然知道怎么做。届时,如若沈相假借皇上对他夺情而不回乡丁忧,微臣自当上奏弹劾于他,引起这场争端。”
分卷阅读81
- 高辣文(www.gaol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