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把颅骨钻了一个孔。
刘牧樵点头,“嗯”了一声,上前一步,站在c位,拿起穿刺针,检查了一下,然后做了一个瞄准的动作。
进针了。
那声“噗”,轻而又轻,只有操作者才能体会到,穿刺的人,都会为捅破这层膜而兴奋不已。
刘牧樵同样是,他感觉很爽。
这是硬脑膜。
也是穿刺的第一个风险处,如果硬脑膜没有在瞬间干净利落捅破,就有可能出现硬脑膜撕脱,引起硬膜外出血。
刘牧樵这是第一次体念到这个快感。
上次,硬脑膜被邹医生捅了,他多少有些遗憾。
接下来,进针一步到位,没有丝毫的犹豫,也没有丝毫的颤抖,抽出针芯,血液流了出来。
套上针管,抽出了15毫升血液,再往里刺进了几个毫米,又抽出了几毫升,和ct报告的血量相差不大。
成了。
这样的病人不需要置管引流了,没有活动性出血。
“我来吧。”
见刘牧樵在收拾器械,邹医生主动上前,刚才,刘牧樵行云流水的动作,他不得不服啊。
不是碰巧,是真功夫。
“你是怎么做到的?”邹医生问。
“搞清解剖关系,想象出一个三维图啊。只要你做到这一点,不难。”刘牧樵一边脱手套一边说。
赵一霖摇头,“不难?呵呵,对你来说也许不难,你的手,比机械人还稳,还准。上次我们看了一个教学视频,机械人的误差都在3毫米左右,你,我估计最多也就3毫米误差。”
“正负1毫米。”刘牧樵淡淡地说。
“1毫米?”赵一霖很难相信,“你是哪里学的?”
刘牧樵没有回答。
“你说借我一上午,就这一个病人?”刘牧樵问。
“谁知道这么快?你看看,前后才十几分钟,并且这十几分钟主要是用在消毒准备工作上。你穿刺抽血,前后一分钟,也太快了。”赵一霖说。
邹医生收好了器械,说:“主任,干脆,36床的引流术也请刘医生做了吧。”
一般,叫实习生都是用同学称呼,或者是直接叫名字,称呼“医生”的,那是破格了。
“好啊。刘牧樵,还有一个病人,出血量一百多,家属还在犹豫救不救,本来应该放监护室的,家里嫌太贵,也没有同意。我做做工作,看同不同意穿刺引流。”赵一霖先走了出去。
等刘牧樵和邹医生出监护室的门,家属围了上来,“怎么样?”
他们主要是围着邹医生。
“非常成功,总共抽了21毫升的淤血,只要不再出血,就会一日好似一日,一般,生活自理应该没有问题。”
“感谢,感谢。”
几双大手,紧紧握住邹医生的手。
来到医生办公室,三四个人围着赵一霖。
“有没有后遗症?”
“会要用多少钱?”
“生活能自理不?”
……
一连串的问题。
赵一霖等他们问完,说:“一百多毫升属于大出血,又在基底节和脑室部位,后遗症那是肯定的。生活自理的机会也不大。至于钱么,很难说,多用少用,也与你们的决定有关。不过,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不手术,活的希望非常渺茫,做手术,也就三分之一的机会。你们决定吧。”
家属算是听懂了,几个人一商量,还治个毛啊!
“出院!”
刘牧樵叹了一口气,一个鲜活的生命也就这样结束了。
有什么办法呢?
医学也有局限性,这样的病人,治疗的价值也确实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