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向老实人宣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99.准备工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英山县境内奇峰高秀,沟谷幽深,森林茂盛,植被丰富,绿色生态面积占英山版图面积的一半以上。

顾允沿着国道开了一路,跌跌撞撞开进了石头镇,这个在不远的未来, 和两位女友共同生活一个月的地方。

虽说是为了给周围几个穷苦山村上不起学的孩子补充教育,让他们继续学习不至于掉队,但城里的大学生人数众多,并不需要实际去村里的破瓦房上课。

而是利用暑假这段时间,把周围的失学孩子集中到镇里的中学,补一个月课, 等待自己的资金到位。

新学校盖好,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和华诗圆代表的地方政府配合出台相应的减免政策,才能把教育真正在英山县衔接起来。

扶贫先扶志,这个志不仅仅是志向的志,也是智力的智,志存高远的前提是开拓心智。

眼看华诗圆被人摆了一道,跑到这穷乡僻壤做驻村干部,顾允下定决心要帮助华诗圆做出点成绩,补齐贫困地区教育短板,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这一点是简简单单的大学生支教所做不到的,支教只能给孩子们解决一时的教育问题。

长远来看,英山县一定要在广大农村地区普及教育,落实好学校基础设施和师资配备,才能做好教育扶贫。

“学习是一种信仰”是顾允当初创办小乐学习时喊出的口号,与此类似的“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二者本质上殊途同归。

教育扶贫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 使低收入人群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 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改变个人命运的结果,同时以较高的质量生存。

顾允缓缓开车沿着整个石头镇绕了一圈,感慨万千。

镇里为了保证义务教育, 只有基本的小学和初中。

听说原本是有高中的,但是高中阶段学费不免,再加上高中教师一般都有一定的教学水平,不愿意留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小乡镇,人往高处走,招不上生外加教师流出,高中也就自然倒闭了。

这附近是挺荒凉,学校后面就是山,山里还有小溪经过操场围墙外,一直到接近更繁华些的地方,才被各种生活垃圾堵成了臭水沟。

学校基础建设其实还算齐全,就是旧,也不知道是哪年谁捐款盖的。

毕竟离活动正式开始还有几天,镇上的接待方也还没到,顾允就只是绕着学校栏杆往里看了看。

教学楼就是他们之后要开始支教工作的地方,而靠近小溪一侧墙边的二层破楼,应该就是他们五天后要入住的宿舍。

顾允在学校对面租了个房子,一口气交了一个月的费用。

自从华诗圆驻村后,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和田园生活的枯燥,都让这个一向独立的学姐变得格外粘人, 每天都要和顾允打一会儿电话或者视频。

这一点在她习惯当地生活或者工作充实起来之前,几乎无法调和。

为了避免撞车,首先就要物理分离华诗圆和钟乐怡。

支教团队的住所都是当地政府帮忙出面协调,带队老师又是驻村干部华诗圆的亲戚。

万一华诗圆心血来潮为了配合工作,也打算一起住在学校里,那个危险系数怕是要直冲云霄。

石头镇里根本没有什么娱乐可言,租的房子里没电脑,电视还没装有线,只带了一个旧到老卡盘的dvd。

抽出天线勉强试试接受讯号的话,倒是能看几个带满雪花点的地方台,然而节目除了电视购物和广告之外就是新闻,电视剧都不演几集。

顾允以前一直很不解,现在才明白,为什么穷地方的人总是喜欢生一大堆孩子,结果生出来父母就跑出去打工,产生了一大堆留守儿童。

不是他们喜欢生,实在是没别的事儿好做啊。

放置好行李,给自家小秘书贺璇打了个电话,顾允第一时间安排了三件事情。

一是成立乐园中学项目组,由副总裁黄明远亲自牵头,收拢资金、带领团队到英山县实地考察,和当地政府达成合作,力争在英山县实现教育全覆盖。

二是搜集英山县的相关特色产业资料,找到英山县全面脱贫的切入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