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河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章 喜事终于来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6章 喜事终于来临

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来了,树枝上几片枯叶随风飘落下来,天空中时而传来鸟鸣声。田林山凭窗远望,忽然听到有只鸟叫着“咕嘟”“咕嘟”声音是那么凄凉,仿佛是说“孤独孤独”和他怀才不遇的心情引发共呜。他想到自已在这条弯弯曲曲的文学小路上经历了漫长的孤独寂寞,遍尝了酸辣苦甜的滋味。有过失败的绝望,有过生活的折磨,日子总是在长吁短叹中过去的。艰难和痛苦可以度过,烦闷可以压在心底,而文学事业受到挫折却时常折磨着他的心灵。

田林山写了一组微型系列小说《田间小路》寄往《南都晚报》社,他日夜都在盼望作品被采用的消息,这天傍晚,门口传来几声自行车的铃声,田林山以为是邮递员送杂志来了,原来是女教师陈红丽,她下车向田林山打声招呼,走进了田家院门。

陈红丽是河南师大中文系的学生,因为芦滩中学历年来成绩落后,文教组特意把她这个高材生聘请过来实习。她在校实习期间,发挥了专业文化水平,使教学水平迅速提高。

陈红丽二十多岁,身材苗条健美,性格开朗奔放,长相美丽动人,气质儒雅大方。一双明亮的眼睛,含着天真纯洁的笑意,透出精明聪慧的光芒,白皙的脸上泛着红润,一束黑亮的秀发,宛若瀑布般地倾泻而下,轻盈的体姿,穿着一件白衣裙,合体的束着腰肢,显得亭亭玉立,鲜艳绽放。但她一向矜持清高,每逢青年小伙和她搭讪,她总是说话得体,待人真诚,保持男女之间应有的距离。并且深居简出,只在家庭学校两点一线上出头露面。几年来,两人没有什么来往,甚至没有说过一句闭话,今日竟然来到田家,这使田林山感到十分惊奇。

他想,陈红丽一定是来找他母亲的,就说:“我妈在屋里,请进。”

“我有什么事要来找她呢?”陈红丽忍不住地笑了一下。

“那你来找谁?有什么事情?”

陈红丽放下自行车,面色平静地说;“我是来找你的,跟你谈一件小事。”

“请进。”田林山打开自己的住室,让她坐下。陈红丽打量一下田林山的小屋,靠窗是一张陈旧的三屉桌,上面摆着几本书和一堆稿纸,一张小床摆在桌后面的墙壁前,墙上贴着山水字画,一个小型书架上,陈放着几排书。

“林山,你给《南都晚报》写过作品是吧?”陈红丽问。

“是呀,写了一组微型小说,投到《南都晚报》社了,你怎么知道?”田林山感到诧异。

“今天我下课以后,在办公室扫地,发现一张办公桌上有你一封信,上面写着你的名字,想到今天是周六,明天学生不上课,担心耽误你的大事,就给你送来了。”陈红丽从公文包里取出信件。

田林山知道邮递员到学校送报刊杂志的时候,把一些普通信件放在办公室里,由教师交给学生代转收信人。

他拆信一看,感激地说:“幸亏你送得及时,正好让我把小说修改一下赶快寄到报社,准备发表呢。”

陈红丽高兴地说:“你终于接到了好消息,祝贺你的成功。”

“你及时给我送信,我应该感谢你!”

“我知道你在学校时就发过豪言壮语,要在文学方面做出一番成绩,听说你不幸落榜,被迫外出打工,还曾替你惋惜,希望你早日走出困境,去实现昔日的文学梦。现在你回到家乡,并且取得初步成功,真是一件大喜事啊。”

田林山说:“在外打工没有自由活动时间,听工头来回指使,工作时间长,工资给的少,挣的钱只够还债,还不如在家种田搞副业呢?”

陈红丽同情地说:“当年你学习成绩那么好,一直名列前茅,如果再复习一年,说不定就能考上好大学呢?”

“当时家庭贫困,向亲友借了三千元,父亲没有经济能力供我上学了,只能另寻门路。”

“你有写作才华,以后加强搞文学创作吧,这是一项高尚的事业,将来写出一部大作,就能当上作家了。”

“那是我理想的事业,尽管条件差,我一直没有放弃。”

陈红丽忽然问他:“哎,你愿意到校当代课教师吗?现在校里正缺一名教师,正好你从外面回来了,我可以帮你争取一下,怎么样?工资虽然不多,但毕竟是一个职业,你可以顺便照顾父母种田理家,晚上搞创作。”

田林山惊喜地说:“当代课教师,我当然愿意了。”他转念一想又疑虑地说:“恐怕这不是一件轻易办成的事情吧,听说这些事必须请客送礼才能办成,我一无文凭,二没门路,三缺财力,只怕行不通啊!”

“我帮你说话,缺多少钱,我可以借给你。”

“那就拜托你啦!”

随着朝阳冉冉升起,田林山时来运转,他的第一篇微型小说《田间小路》终于在《南都晚报》上发表了,挣来八十元稿费。这使田林山苦闷的心情稍微得到一丝安慰,他激动了地认为:报刊杂志社的编辑,没有将他这个农村作者遗忘,以后的作品将会源源不断地发表出来。

邻里人起初听到他的小说发表了,都很震惊,过了几天,看他的家庭情况并没有一点改变,又说起了风凉话:“发表了文章也不能当官发财,写了几个月,只得几十块,太不划算了,种一亩地还能收入上千块呢。”

还有人说:“几个月才挣几十块,不如我打两天工,能挣一百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