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义军的梯子“噗通”一声搭在了城墙之上。
游击将军赵光远暗自计数了一会儿,估计义军火炮快要熄火,便大手一挥,率领伏在城墙上的刀盾手再度冲了上去。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官兵刚刚爬起了,迎面就飞来两颗炮弹。
有一颗从官兵头上直接越了过去,然而另一颗却直接打入人群之中,有三四个官兵当场被打作两段。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随即又有几枚炮弹先后飞了过来,顿时十余官兵当场横尸当场。
城上官兵不由大乱,而游击将军赵光远看着刚刚擦身而过的铁球,也不由心有余悸。
正当这时,攀爬梯子的义军一跃而上,如狼似虎一般向官兵冲杀过去。
赵光远如梦初醒,连忙大喝一声,拎着刀冲上去,怒喝道:“顶住,都给老子顶住!”
“左总兵马上就赶过来支援了,到时候一定能杀尽这些狗贼!”
一听到“左总兵”,混乱的官兵这才又提起了几分士气,和登城义军战作一团。
登城义军皆是精挑细选的精锐,悍不畏死,双方鏖战了许久。终因寡不敌众,不得不退下城墙。
然而城上的官兵,却个个脸色难看,没有半分欣喜。
因为义军这种战术既然能使用第一次,那就能使用第二次。那么下一次,官兵又该如何抵挡?
赵光远一脸绝望地看着城外巨大的“擎天大将军炮”,又扭头向西望去。
左总兵啊左总兵,你什么时候才能赶到啊,兄弟我真要快坚持不住了!
就这么简单?看着面前摇摇欲坠的华阴城,陈长梃和李牟二人简直不可置信。
他们也曾用除了万斤红夷大炮“擎天大将军”以外的火炮,多次轰击过华阴城,结果根本啃不下来。
但等左光先主力赶到,义军就不得不退回潼关。如今到了张顺手里,居然手到擒来,莫非不等左光先赶到,就能轻取此城?
而幕僚长洪承畴却更是深有体会。
当初义军以火炮开道,让悍将曹文诏和悟空冲击官兵壁垒的时候,他已经见识到义军火炮的厉害,如今更是五体投地。
原来仗还能这么打,以堂堂之阵,摧锋折锐,正面进攻敌方要害,由不得你不按照我的节奏交战!
“火炮乃战争之王!”张顺看着诸人笑道,“现今任何武器皆无此威力。”
“我们不能迷信武器,以为其无所不能。也不能轻视武器,以为只要悍勇,就不惧任何神兵利刃!”
“这些火炮威力巨大,非人力所能企及。故而需要诸位开动脑筋,畅想其妙用。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虽金城汤池何足惧哉?”
第174章正面摧锋(下)
“快,快点!不要爱惜马力,损失的战马由本将军向朝廷请恤!”左光先一边使命的鞭打着身下的坐骑,一边高声嘶喊着,督促麾下骑兵加快行军速度。
华州距华阴七十里,刚好是骑兵一天的正常行军距离。
自从当初五省总督洪承畴败于张顺之手,被义军追杀几十里以后。
那两条腿的终究跑不过四条腿的,所以其实败退的潼关的官兵多是马军。
只是当初官兵凭借潼关天险,马军无用武之地,所以没有显现出来。
而等到潼关陷落,陕西总兵官左光先败走华阴、华州,其麾下骑兵的威力就显现了出来。
这也是为何官兵一败再败,仍然能阻拦陈长梃、李牟不能寸进的主要原因。
因为只要游击将军赵光远能够抵挡一个白天,当晚陕西总兵官左光先就能够携带五千骑兵前来支援。
而当时陈长梃和李牟二营不过六千人马,曹文诏和王绍禹两营又得驻守潼关,谨防山西官兵偷渡风陵渡。
人手不足,陈长梃吃过左光先骑兵的亏以后,又生怕失了万斤红夷大炮“擎天大将军”。
只能以“黄金炮”、“野战炮”作为攻城主力。而且还要分出一部分人手,防止左光先的突袭,所以才面对小城华阴,无能为力。
左光先对自己这一手以坚城进行防守,骑兵押后支援的手法也颇为得意。
原本他以为,不耗费数月之功,义军根本无法奈何自己。而等到数月之后,后金兵退,官兵自然能够合力,击败当面之敌。
刚开始,事情正如他所料那般,义军一时半会儿无法奈何那华阴县城。
而等自己骑兵一到,义军就不得不撤回潼关。而官兵则可用趁机修补损坏的城池,以待义军的下次进攻。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刚刚阻挡贼人十余天,今天早上他突然接到烽火示警,得到了“贼人集聚大量人马,攻城甚急,华阴城摇摇欲坠”的情报。
原来左光先退据华阴、华州,定下“以坚城疲敌,以骑兵激突”的方案以后,特意命令士卒在两者之间建立了简易的烽火台。
这些所谓的烽火台,其实就是一个用石头、土块堆成的简易火堆。
每十里设置一个,华阴到华州之间只需设置五个足以。一旦有警,这点燃干湿柴火,冒出滚滚狼烟,以传递消息。
这些烽火台所能传递的信息有限,陕西总兵官左光先就和游击将军赵光远约定:如果有警则点燃一道狼烟;如果遭到贼人进攻就点燃两道狼烟;而如果形势危机,则同时点燃三道狼烟。
而这一次,他一大早就接到了三道狼烟的警讯。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要么赵光远遭遇到数倍敌人的围攻,要么出现了什么意外,危在旦夕。
左光先一边急切地往华阴城赶去,一边心里有几分懊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