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贼人中军,暂且不用管他。我倒要看看他是救左还是救右!”
夫用兵之法,致人而不致于人!
莫要看张顺和左光先才刚刚交上手,其实两人早已经隔空斗智斗勇了不知道多少回合。
之前左光先率领败兵占据潼关,阻拦了义军进入陕西的必经之路,这是左光先反客为主,以守为攻的第一步。
结果,张顺一边造万斤红夷大炮,一边让让士卒绕道禁沟,前后夹击潼关,重新从左光先手中夺取了主动权。
然后,左光先退居华阴、华州,以华阴守城为盾,以华州铁骑为剑,再度迟滞义军的进攻。
张顺便以万斤红夷大炮开道,强攻华阴城,吸引左光先率领骑兵来攻,双方主动权再度易手。
而陕西总兵左光先到达华阴城外以后,占据地势较高的城南,向义军侧翼发起进攻,亦是准备从义军手中夺取丢失的主动权。
为什么这样?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这是一种典型的围棋思维,既不争一城一池,又不计较一胜一败的得失。而是尽量削弱敌人,增强自己,最终一举达到自己的目的。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作为三军主帅,切忌不能动不动就当面锣对面鼓,和对方拼个你死我活!
这种行为说好听点叫莽夫,说文雅点就叫“败兵先战,然后求胜”。
双就在这种尔虞我诈的过程中,陷入劣势一方不得不拿人命去填补劣势,以免全军陷入被动境地,以致三军倾覆。
像之前左光先占据潼关,义军就不得不硬啃潼关天险;官兵占据华阴城,义军就不得不硬啃华阴城,就是这般道理。
如今义军占据了主动,陕西总兵左光先若想保证华阴不失,自己的“盾剑防御体系”不破,就不得不主动发起进攻,填人命逼退义军。
左光先选择的进攻点,是白广恩营的右翼,也即是靠近华阴城池的一司人马。
不得不说左光先眼光毒辣,若是官兵轻松击退这一司人马,那么不但白广恩中司暴露在官兵的铁骑之下,而官兵和义军攻城队伍之间也仅剩一司之隔。
一旦最后一司也被官兵击破,登城士卒将直接暴露在官兵的兵锋之下,很可能被斩成两段,登上城池的官兵将退无可退。
“给老子冲!”官兵第一阵头目高举着大刀,指向白广恩右翼,大声下令道。
双方之间的障碍早已经被清除完毕,仅有靠近士卒跟前有一层简单的拒马、铁蒺藜,聊胜于无。
“炮手准备,装填双份霰弹!”义军右翼司长亦高声喝道。
你敢来,我就敢杀!
“七十步、六十步、五十步!”观测炮长高声报着敌人的距离,“放!”
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七八门二将军、灭虏炮等中型火炮喷射出大量的霰弹。顿时,有十余骑应声落马,翻倒在地上,随即被密集的马蹄覆盖了过去。
“拉弦!”随着火炮发射完毕,在巨大的后坐力下,退回到空心方阵阵前,士卒连忙将它拖入阵中,赶快清理炮膛,继续装填弹药。而与此同时,义军还没闲着,司长连忙命令士卒拉响了最后的地雷。
原来义军这一次携带的地雷除了绊发雷以外,还有一部分拉发雷。
义军之所以留存这么久,就是为了扰乱官兵冲锋的阵型。
果然,巨大的响声突然从官兵骑兵群中响起,有几个倒霉蛋当场被炸翻在地。而其他也受了惊吓,有一部分载着背上的士卒,来回乱窜了起来,冲锋队形被搅的乱七八糟。
“放箭!放铳!”官兵骑马的距离愈发近了,大地都颤动着,巨大的马蹄声震慑着义军的心神。站在前排的士卒,脸都白了。毕竟人的血肉之躯吗,又如何抵挡千斤的碰撞呢?
指挥官适时下达了命令,弓箭手、火铳手和小型佛郎机手机械的依照命令或松开了弓弦,或扣动了扳机,或点燃了燃线,将矢丸投射到面前的敌人之中。
他们虽然木然地重复着手里的动作,好像没有任何情绪一般,其实他们颤抖的双手却早已经暴露了内心的恐惧。
不过,这些士卒没有一个人敢转身逃去。因为只要转过身,就会被身后虎视眈眈的刀斧手当场执行军法。
说时迟,那时快。
官兵骑兵和义军的距离很快就由五十步,缩短到四十步、三十步、二十步,甚至十余步!
“长枪手顶上,弓箭手、火铳手及小型佛郎机手退入阵中!”发号施令的司长声音也颤抖了起来。
官兵一阵骑兵其实分为很多小队,以减少火力造成的伤害。
但是,对他们这种空心方阵来说,依旧足够要命。
其实左光先说得没错,对一个抵挡骑兵冲锋的步兵阵型来说,自然是阵型密集、厚重才能抵御足够的冲击。
但是,阵型足够密集、厚重的阵型,又是火炮杀伤的最佳目标。
对步兵阵型来说,抵御骑兵和抵御火炮,完全是两个自相矛盾的需求。
所以空心方阵应运而生,它既具备原本方阵的一些优点,又尽大可能的减少火炮对士卒造成的损伤。
当然,甘蔗没有两头甜。
既然空心方阵具有如此多优点,那么它抵御骑兵冲击的能力,就低于了大多数常规实心方阵。
可惜张顺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将白广恩、贺人龙二营所用新阵型训练娴熟,随意变幻。
这一战,到底是义军新型空心方阵抵挡住官兵三边精骑,还是三边精骑击溃义军空心方阵,结果究竟如何,请听下回见分解!
<div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