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尔衮绝不会死于此地!”
多尔衮歇斯底里,浴血奋战!
姜维为了杀他,亲自率领一万夏军,猛攻遭到伏击的多尔衮!
邓艾也加入围攻!
多尔衮手底下最精锐的百余白甲兵,为了护卫多尔衮,战死过半!
倒下白甲兵刀下的夏军,有七百人之多!
多尔衮一人手刃数十夏兵,双眼通红,犹如血人,马刀往下滴血。
除了多尔衮和白甲兵,八旗牛录和八旗骑兵也拼死力战。
姜维、邓艾不断调兵截杀,导致多尔衮始终难以杀出重围。
多尔衮不甘心死于此地。
大争之世,各方诸侯都有希望逐鹿中原,多尔衮所在的后金集结了众多文臣武将,也有希望取胜。
“白甲兵不愧是八旗的精锐骑兵,付出几十人的代价,就杀死数百人。要是白甲兵数量更多,胜负难料。”
姜维调兵围堵多尔衮,想要杀死这个难缠的对手。
多尔衮控制奴隶的手段,在某种意义上,对夏军有不小的威胁,因此姜维想要除掉多尔衮。
另外,如果可以击杀多尔衮,那么姜维立下的功劳,还要胜过邓艾。
“将军,你听,是鸣金收兵的声音!”
姜维的军司马提醒姜维。
混乱的战场上,确实传来了范仲淹下达的鸣金收兵的号令声。
“此时鸣金收兵,只有可能是对方援军已至,而且数量还不少。”
姜维收到范仲淹的命令,于是开始集结兵力,不再围堵多尔衮。
多尔衮还有几千兵马,短时间无法结束战斗。
夏军众将重新集结,多尔衮与阿济格趁机突围。
“啊啊啊!”
阿济格在逃亡时,被张煌言一箭射中后背,撕心裂肺的痛楚传来,阿济格强忍痛意,还是撞开张煌言的骑兵。
“贼子果然凶狠,犹如野猪,即使中箭,还是会伤人。”
张煌言见阿济格这样都没有被杀,也不禁感慨阿济格的顽强。
皇太极率领三万八旗军到来,北风卷地,大旗招展,踏破积雪。
因为多尔衮、阿济格中了埋伏,八旗死伤上万,尸体随处可见,覆盖着薄薄的冰霜,皇太极知道自己还是来迟了半步。
多尔衮、阿济格在寒冬死战多时,因为冻伤,面无血色,更兼战败,神情萎靡。
此时见到皇太极,二人不知该如何应对皇太极。
“多尔衮、阿济格,你们不是初次上阵,连简单的伏兵都看不透,真是令人失望。”
皇太极出言打击兵败的多尔衮、阿济格二人。
努尔哈赤势力,各个武将都有自己的部曲。
多尔衮、阿济格手底下的牛录和白甲兵折损不少,两人元气大伤,兵力加在一起,也未必胜过皇太极了。
皇太极倒是成了努尔哈赤势力最大的赢家。
不过折损的终究是努尔哈赤的兵马。
“我在出发之前,已经提前告知父汗,要是他知道你们折损这么多兵马,其中还有精锐的白甲兵,必定会龙颜大怒,你们等着承受父汗的怒火吧。这是战败的代价。”
皇太极救下多尔衮、阿济格二人,但不意味着二人可以平安无事。
多尔衮咬牙切齿,皇太极做的没有什么问题,多尔衮还是充满恨意。
鲁莽的阿济格暴走:“皇太极,凡事不要做的太过分,不然我们三兄弟不会放过你!”
皇太极脸色阴沉:“我做的没有什么不对,而且不是我出兵,你们早就没有了性命。大争之世,如果我们几兄弟不能齐心协力,根本打不下江山,只有尊我为皇太子,才能逐鹿中原。难道这个道理,你们还不懂吗?”
皇太极一边训斥多尔衮和阿济格,一边收拢溃败的残兵。
他看向对面,以皇太极的能力,也未必可以取胜。
范仲淹收兵,也在整顿兵马,与皇太极对峙。
范仲淹领六万夏军进据荥阳,皇太极、多尔衮、阿济格三个贝勒的八旗军加在一起也有六万。
姜维和邓艾伏兵成功,多尔衮和阿济格的八旗军被斩上万。
皇太极三万生力军到来,范仲淹没有绝对把握击败皇太极。
目前范仲淹的兵力略多于三个贝勒,但皇太极的骑兵数量众多,在地形平坦的中原,不容易对付。
“退回荥阳镇。”
范仲淹重创多尔衮和阿济格的兵马之后,取胜班师,退守荥阳。
天寒地坼,皇太极也不好攻城,何况守军数量比皇太极的兵力更多。
夏军还在虎牢关集结,范仲淹随时可以得到补给。
“昔日楚汉之争,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反复争夺荥阳,旷日持久。此时天寒,不宜攻城,退回大梁。待冰雪融化,再设法夺回。”
皇太极熟悉中原历史,知道荥阳镇不好争夺,如果不是李密疏于防备,被姜维、邓艾、薛仁贵等人奇袭,在荥阳镇可以获得八旗援助的前提下,夏军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攻下荥阳。
努尔哈赤的营地,当努尔哈赤得知多尔衮与阿济格兵败荥阳,八旗军阵亡超过一万两千人,果然大怒。
“削减多尔衮、阿济格的牛录数量,这些被削减的牛录,我亲自统领!”
努尔哈赤将多尔衮和阿济格能够调用的兵马削减,作为惩罚。
“大汗,发生何事了?”
后金开国五大臣,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安费扬古、扈尔汉,见努尔哈赤暴怒,于是出言询问。
这五人是最早跟随努尔哈赤的五名猛将,帮助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在明朝试图镇压女真的萨尔浒大战,这五人立下战功,努尔哈赤才能真正在辽东立足。
努尔哈赤自称汗王,建立后金,任命这五人为五大臣,同听国政。
他们与努尔哈赤是一辈人,资历比起皇太极、多尔衮他们还要老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