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三十三章:前景堪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在古代,旱灾可能是最好应对的灾害了,因为旱灾多少能够提前预知一些,不像洪灾、地震之类的。

不过这也是相对而言,事实上只要是自然灾害,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就是毁灭性的。

从武德九年到今年的这个冬季表现来看,很多人都知道了今年不会很太平,就算是有降雨的到来能够及时缓解旱情,但以现在的情况来说来年夏天的麦子减产是肯定的了。

所以,粮食自隋末乱世之后再次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东西。

但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事在人为。

冯智戴的到来告诉了整个天下他们岭南冯氏的态度,而且他还带来了李世民让冯盎收集的第一批粮食,极大地缓解了长安周边粮价攀升的窘境。

虽然知道大概率会发生旱灾,但谁也没有办法确定灾情的大小。

在这之前粮价本是出于缓慢降低的情况,虽然很慢,但还是能看得出来在降低,如果没有意外情况的话应该不出十年,大唐就不会再为粮食发愁了。

但那只是理想的情况下,如果都这么设想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王朝更迭了。

这还未正式展露獠牙的旱灾成了五姓七望和李唐皇室角力的中心,但冯智戴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平衡。

冯智戴到来之后的第一个早朝,姜云志也参加了,因为这算是一件大事儿了。

事实证明,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玉树临风的大帅哥,早早就出名的冯智戴也不是什么美男子,只是个一般人罢了。

“不知明达的身体可好?”

朝堂上,李世民看似很关心地问着冯智戴他父亲,也就是冯盎的情况。

“劳烦陛下挂念,家父身体尚可,并无病症。”

“近日关中旱情初显,明达让你带着十余万石的粮食进京驰援,此等忠心当真是天地可鉴,我大唐能得明达此等良臣当真是三生有幸啊。”

李世民和冯智戴两人一个夸,一个捧,整出了一副君臣和睦、君明臣贤的景象出来,着实是差点儿把姜云志给看吐了。

去年的时候您可不是这么说的啊,您不是还担心人家以岭南为根据地起兵造反么?怎么到现在就成了千年难得一见的贤臣了?

有些反胃的姜云志也没有再继续听下去,而是低着头想着他最关心的事情。

冯智戴这次进京带了十万多石的粮食,暂且按十万算,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上下,就算是有出入也不会很大,十万石就是一百二十万斤粮食。

这也难怪为什么使者早就返回了,但冯智戴却一直拖到了这个时候才进京。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一百二十万斤粮食乍一看是挺多的,但这批粮食得用来救灾,到时候近乎整个关中都需要粮食支援,这样一来就没多少了。

按照后世的热量来换算,如果只吃米饭的话一个成年人一天就要吃四斤米饭,这还是在只做轻体力劳动,或者是不劳动的情况下。

灾情之下的百姓几乎只能靠朝廷的赈灾来生存,这样一来每天也就只有主食,换算下来这一百二十万斤的粮食只够三十万人吃一天的。

不过这是在满足人体消耗的情况下,实际的赈灾肯定不能按照标准来,所以到时候一个人的量分给五个人来说算是比较合适的,这样算下来就是一百五十万人。

这会儿大唐登记在册的人口有两百多万户,差不多是一千万人左右,这样看起来似乎顶多有两百万人受灾,但实则并不是这么算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