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兄长已经举人谋官了,他科举说已经没有进步空间了,他不想继续考进士。
李文山点点头,曾兄,你课业可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找我,有空我会帮忙解答的。
曾钧年拱手道:多谢。
晚上
李文山让厨房做了饭菜,款待远道而来的朋友,本想多喝几杯酒。但考虑到明日要上大朝,也就忍下了想喝酒的欲望。
让仆人安置妥当他们,李文山也回房休息不提。
第二天
上完大朝后,听着议论的大人们,以及脸上沉重的表情,与他无关李文山很是放松。
葛大人跟他说起他们听到消息:李大人,听说边疆那处的地龙翻身了,造成许多老百姓房屋倒塌。
汪大人忍不住也小声道:听说是圣上要动国库救灾,户部尚书禀报说国库只剩一堆借条,唯一的几十万两给边疆士兵采买冬装和干粮用的。
李文山也知道国库没有银子,不然不会一个个的户部的人都快把他们工部当自己家,守着就等着银子出来了。
那之后如何?李文山也就听了一耳朵,后面没继续听了。
大人,下官听到说是,陛下脸都黑了,让户部尚书去查到底,谁欠了国库的钱不还。葛大人左右看了看小声说道。
李文山就这样问道:那可查出来,都是谁欠了国库的钱。
汪大人见着这样就道:除了几个穷翰林,邱家,章阁老,恭王爷,还有些皇亲国戚以及世家勋贵。
章阁老从国库支借了五十万两,邱家借了六十万两,恭王爷借了二十万两,勋贵中刘家借了一百万,曹家借了一百二十万,还有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借了不少。
李文山好奇这些人到底借了多少,便问道:那这些人全部借了多少。
汪大人做了个手势后,小声道:九百万两,除了一小部分人,朝廷大大小小的京官都借了一些。
李文山听震惊得很。
国库一年的收入才三百万两白银。
葛大人说道:嗯,所以这次几个御史大人,又上奏说让陛下下罪己诏,然后陛下大发雷霆了。
李文山知道这事,国库给予官员借银的事,是国朝给予寒门学子的福利,而后面慢慢地变了不从国朝借钱,官员们在朝廷中都有点不好意思,或多或少都要借点。
李文山他在考上进士,进入翰林院后也随着大流,向国库借了一千两银子。
那之后如何?李文山问道。
汪大人见状说道:李大人,陛下已经下旨让大臣们还钱了,就是不知道会还多少钱。
李文山心思转了转,知道官员们都会思量一番,但说全部还给国库,那是不可能,尤其是这里面还有不少借了一百万两银子。
想来陛下会让我们冶炼银矿的速度加快点,两位大人你们去和员外郎以及主事说下,让工匠们加快铸造银钱。
是,大人。两人忙道。
还有两位大人,关于国库的银子,你们再也不要再说此事了!李文山看着他们性格不错,也就提点一番。
是,大人。两人这时被点醒后,吓得一身冷汗。
大人,我们去做事了!两人向李文山行礼后退了出去。
李文山早就想把这点银子还了,要不是翰林院的人说借钱,他随大流也借了一点,之后一直没人去还过,他也就把这事抛诸脑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