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学领导才能培养出好的年轻教师。这些年轻教师是好材料,就看领导怎么培养了。立新小学的校长、主任都曾是小学教育战线上的精英,同时又年富力强。这些年轻人一开始就工作在他们的身边是幸运啊?
在此之前李牧年纪最小,和他同龄的男教师只有一名——刘校长的二儿子牛大明。他们曾经是小学的同班同学,只有他们俩单独在一起时才能开心的谈天聊地。
这回好了,这些年轻人比李牧就大一两岁,他的同伴也多了,他也开心了许多。有些年轻人晚上不回家,就住在学校。学知识,学文化,写教案,打打扑克,有时也讲些年轻人的趣事。
李牧不会唱歌,唱歌就跑调,他的强项就是讲故事。说是讲故事,也就是把书里的事儿讲出来,有时讲的这些年轻教师鸦雀无声,讲完了这些人还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之中。
过了一会儿王武权说:“李牧的语言极具煽动性,也极具色彩性,讲完以后总能让咱们进入胡思乱想的境界中,以后可别听他白活了。”大家也说真能白活,再也不听了。没过几天,又拽着李牧:来白活一段。
年轻人总是充满着朝气,充满着活力,充满着力量,充满着美好的梦想。
当他们走进校园当上老师的那一刻就有了新的梦想。读书时他们的梦想是考上大学,而今天的梦想就是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才,让他们去实现自己曾经的梦想。
有时候因为学生不好好学习,老师打他几下,有时甚至是踢两脚。家长如果有过激的行动,家长可曾想过,老师是多么伤心哪?(还好,那个年代因为打学生找老师的家长太少了。)
也许那时家长的文化水平低,生活条件差,盼望孩子学好知识来改变命运吧。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且不只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那是在改变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无论什么社会,都需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却是拿着三五十元的工资的老师啊!
夏末的夜空是那样的深邃。星星在深邃的夜空中调皮的眨着眼睛,在审视着人间的喜怒哀乐。此时。他们也一定看到了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