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可念不可说(清穿父女H)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红腰带(感谢azak的发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红腰带(感谢azak的发发)

皇帝微怔,随即按住了端静的后脑,深深拥吻。

两人在床上交缠翻滚,一室颓靡。

皇帝破天荒的浪费了一整个白天,同端静抵死交缠。

错过了早膳和午膳,又抱着端静一觉睡到了黄昏,直拖到了晚上,皇帝才派人把端静送了回去。

借口也很简单,皇帝酒醒后感念三公主孝心,留她在身边陪伴。

皇帝侧身躺在床上,懒洋洋的目送端静离开。

他嘴角上扬,神采飞扬,眉眼中带着餍足后的慵懒。

直到梁九功送完端静回来,皇帝的心情依然好的不得了。

昨儿公主送了什么礼?拿给朕看看。皇帝懒散的穿着一身明黄寝衣,靠坐在榻上的矮桌边,快速的阅览手里的折子。

虽然这三天折子交由内阁蓝批,但他早就不是年少当年那个尚未亲政只能任由四大辅臣把持朝政的样子皇帝了。

这些年他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

如今独掌大权,万事瞒不过他的法眼。

权利这种东西,可以适当松散,但风筝线永远都要牵在他的手里。

梁九功很快呈上了一个简单的木盒,平平无奇,毫不起眼。

皇帝随手将手里看完的折子扔在一边,接过木盒。

打开一看,倏然失笑。

里面放着一根称不上精致的红腰带。

皇帝两根指头捏起,嫌弃的咋舌,摇头失笑道:看来朕先前是把她欺负狠了。小东西,还挺记仇

梁九功大着胆子瞅了一眼,随即默然。

这么粗糙的腰带连朵祥云都没绣,可见三公主做的时候有多恼,怕是如果不用送礼更好,她连敷衍都懒得敷衍。

今儿两人动静闹了快一天,才有了点和好的迹象,皇帝心情好转,梁九功实在不想再回到过去,面对前些日子皇帝的冷脸了。

于是,他硬着头皮替端静解释道:奴才听闻民间有本命年系红腰带辟邪一说,许是公主殿下一片心意呢梁九功说着自己都心虚。

皇帝却挑了挑眉,饶有所思,随后一脸赞同的点了点头,对,有道理。明儿给朕系

等等,还是系在里面吧,小心点,别让人看见。皇帝眼疼的瞅了一眼那不堪入目的做工,想了想还是多加了一句。

不行,不能再看,再看伤眼。

皇帝从小培养出的高雅欣赏水平,让他实在找不出词汇对这条俗气至极的粗糙腰带置评。

但扔了,又有点舍不得。

到底是他同端静纠缠后的第一份万寿礼物。

皇帝心里有点气恼,要是早看见这条腰带,他今天绝不一时心软顺了端静的求饶放过她。

他不做到让她见识一下明天的太阳,就不姓爱新觉罗!

这条红腰带的账,皇帝本来是想之后找回来的。

但很快皇帝忙了起来,无暇分身,根本不顾得这些事情。

康熙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和硕纯禧公主出嫁蒙古科尔沁部台吉博尔济吉特·般迪。

皇帝给了大公主丰厚的嫁妆,又于京中置公主府令额驸和公主暂居。

端静那天一直目送着大公主的仪仗走远,久久伫立于风中。

大公主新婚不久,噶尔丹就有了异动。

折子雪花般飞来,主管军机要事的大臣们走路都开始变得匆促起来,神情中都带着几丝凝重。

前朝后宫的人精们也仿佛感受到了这股不同寻常的气氛,俱小心翼翼的收敛了起来。

平日斗嘴纷争的频率也直线下降,后宫众人突然变得异常的和谐。

说实话,噶尔丹的不安分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康熙十三年到现在,噶尔丹几乎每年都派人与沙皇俄国相勾结,并企图同俄国订立军事同盟,求得俄国给予军队和枪炮的援助以此来攻打大清。

噶尔丹和大清的故事说起来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讲的完。

总结成一句话,大概就是一山不容二虎。

噶尔丹在康熙平三藩,打台湾的时候悄然做大,地盘从西藏可以蔓延到长城以北,极盛之时距京城不过数百里。

漠南、漠西蒙古向来臣服于大清,唯噶尔丹掌握漠北又向来对漠南虎视眈眈,这等同于对大清的地盘眼馋。

俘掠人口,抢劫牲畜,无一不在皇帝的底线上蹦跶。

噶尔丹自认为实力已经积攒到可以自立为王的地步,甚至公然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的要求,妄图把中国北部置于他的统治之下。

皇帝已经好久没遇到敢这样在他雷点蹦跶的人了。

他看着面前探子回报的消息,眼眸幽深,唇角带着冰冷的笑意,心里暗自做出了一个决定。

五月初三,太子胤礽的生辰,也是皇帝发妻赫舍里皇后的忌辰。

往年这天,皇帝都会亲自带着太子去奉先殿祭拜赫舍里皇后,共同怀念那个逝去的女人,皇帝的发妻,太子的额娘。

然后皇帝会再陪着太子用一顿只有父子两人的

', '>')('

午膳,赏他许多东西,抚慰这个他最爱的儿子。

对于赫舍里氏,皇帝快要记不清她的面貌了,她已经逝去十六年。

皇帝只隐约记得那时他还是个青涩的毛头小子,尚未掌权。而赫舍里氏代表着辅政大臣之一索尼的支持,在鳌拜的威胁下,他必须拉拢人心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

虽然心智老成的他,早就知道这场婚姻是利益妥协下的产物,但那时的皇帝还是带着一丝期待掀开了他第一任妻子的盖头。

隐约记得是一张满月脸,柳叶眉,算不上很美,但处事待人俱和煦周到。

只记得太皇太后当时直夸她长得有福气,现在想起来颇觉讽刺。

但无论如何,对这个女人,他曾经抱有些不情愿的芥蒂,却被她温和的包容逐渐感化。

她待人温和,做事周到,从不嫉妒,对于先她生下皇子的纳喇氏也颇为照顾,实在让人说不出什么不好。

就在他对她渐渐充满了尊重,喜爱,甚至或许要生出爱意的时候,她却猝然死于难产。

临死前她握着他的手,求他照顾好他们的孩子胤礽,他无法拒绝,也不愿拒绝。

这个孩子是他们夫妻共同期待了许久的,是大清希望的象征,是正经的嫡皇子。

为了大清的稳固,加上赫舍里的临终托付,皇帝在第二年就立了胤礽为太子。

他想要这个孩子成为大清第一任正儿八经的继承人,成为无可撼动的下一任皇帝。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