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集英让程朝数一数一共划了几道线,她年轻时幸运地念完了小学,教程朝数数识字不在话下。程朝又板起脸,竖起食指仔细点数,眼看快要数完,程夕磕磕绊绊跑过来,一脚踩花了他的记号。
“外婆!”这回轮到程朝告状。程夕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无辜又懵懂地跟着喊“外婆”。
程朝气得坐到板凳上生闷气,程夕又贴过来坐到他身边,把啃了一半还沾着口水的饼干递给他。
“哥哥,吃。”
“不吃!”程朝的脸鼓成一只小河豚。他又跑出来,在空地上加了一道线。
程夕学会的第叁个词是“狗狗”,因为她怕狗,哪怕是坐在家里,只要看到院门外有小狗跑过,她也害怕地躲到程朝或者郑集英身后去。
人总是先记住那些倾注了感情的事物,喜欢和讨厌,是程夕最先学会的两种情感。
喜欢哥哥和外婆,讨厌狗狗,对两岁的程夕来说,这就是生活的全部。
介于喜欢和讨厌之间的,是无所谓。
后来程夕还学会了很多无所谓的词,那些都像是飘渺的空中楼阁,无法在脑海中描摹出具象,遑论叫出他们的名字,比如“爸爸”和“妈妈”。
妈妈是什么?
妈妈是座机,是每周日晚上八点响起的铃声,是电话听筒里传来的女声。
程夕指着动画片里的围裙妈妈喊“妈妈”,程朝摇头。
她又指着挂历上烫着波浪头的女模特喊“妈妈”,程朝也摇头。
“哥哥,”程夕干脆直接问他,“妈妈是什么?”
程朝还是摇头,他也很久没见到胡向云了,她的模样就像那晚的梦,不回忆时是朦胧一团,回忆时便烟消云散。
妈妈是什么?妈妈是一团背影,是离开时不会回头的人。
“妈妈”如此,“爸爸”更甚。
爸爸是什么?
爸爸是隐藏在听筒里的轻浅呼吸,是偶尔响起的低声咳嗽,是和“妈妈”这个称谓绑定在一起的象征符号,象征着程朝和程夕通过生育和繁衍来到世间。
除此之外,爸爸就是一片空白,是空着的椅子,是不住人的房间,是四下无人的荒野,是一场名为“缺席”的冷暴力。他甚至连离开的背影都没有留下。
胡向云和程万里本该在程夕生活中占据的分量,被平均分给了哥哥、外婆和狗狗。
转眼间,2002年的除夕倏然而至。
程朝给郑集英打下手,帮忙贴春联,程夕拿着小树枝在门口空地上乱画,画了自己,也画了哥哥和外婆。她正要喊程朝过来看,忽然听到有人叫她。
“夕夕!”
程夕回头,是两个不认识的陌生人,背着大包小包站在门口。其中一个蹲下来,对着她张开怀抱,神色惊喜又有些不敢确定:“……夕夕?”
她警惕地后退几步,哥哥和外婆叮嘱过她许多次,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但眼前的两人步步紧逼,大有要将她网入怀中之势,程夕立刻扔下小树枝,边往屋里跑边喊人:“哥哥,救救我!”
程朝听见她的声音,以为又是隔壁的大黄狗经过,手里端着的浆糊碗没来得及放下,便冲到门口将程夕挡在身后。
呵斥的话还未出口,来人先跃入他眼中。
记忆的碎片打乱重组,重新拼凑成陌生又熟悉的面孔。
浆糊碗摔到地上,厚重黏稠的液体沉缓地溢出来,勾出了程朝心里埋藏许久的情绪。
“……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