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阁老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九十七章 英灵公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永夏英灵公墓位于永夏城内最繁华的区域。

中国人忌讳亡灵,通常是不愿意住在墓地旁的。然而当赵昊通过总督府试探性提出,希望将烈士陵园建在城内时,永夏百姓纷纷却表示支持。

因为那些为了保卫他们家园而牺牲的烈士,必然浩气长存,死后也会化为降妖除魔的英灵,永远守护着这片热土的!

只是‘烈士陵园’这称呼有些犯忌讳,所以最终定名为英灵公墓。

于是总督府便在城东一片向阳的坡地上,划出了整整百亩土地,用了四年时间,将赵公子亲自设计的烈士陵园建成。

陵园整体呈长方形,周遭没有砖石围墙,只有种植修剪整齐的苍松翠柏,如卫兵般密密麻麻的挺立。

正门是用三块巨大的长方形黑色玄武岩搭建而成。打横的一块巨石上刻着‘永夏英灵公墓’六个鎏金的遒劲大字。左右的巨石上则刻着一副楹联:

‘气壮南洋,十万英雄堪砥柱;光争日月,千秋姓字是中华’!

这三块巨石由石匠在两百里外的吕宋山区寻找大半年,然后开采出来,粗解之后,用滚木法从百里之外运回来的。

要先在地上铺设枕木,把圆木放在枕木上当滚木,再把巨石放在滚木上,一点点向前推动。

用这种方法,一天只能前进一里路,两百天才能运到永夏城内。

这是很古老的法子,很多移民都有被拉夫修皇陵,或者给藩王建宫殿的经历,就见识过这种场面,甚至亲身参与过。那些经历带给他们的,只有无尽的痛苦和血泪,至今提起来依然恨得牙根痒痒。

然而这次,运石队所到之处,社员们夹道相迎,鞭炮声不绝于耳。

各社场的社员们踊跃报名为运石队义务出力,妇女老人为队员们准备饭菜凉茶,帮助他们洗衣缝补,人人都想要为这件光荣的事情出一份力。

因为从前建造的宫殿里,住的是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哪怕死后也要用营建豪华的陵墓继续折磨别人。

而这一次,是为了纪念那些为别人活的更好而牺牲的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竭尽所能也要给这些人最好的纪念。

进去公墓大门,是汉白玉铺就的笔直神道,直通位于陵园中央的英灵殿。

八角攒尖重檐的英灵殿,坐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上,挂黑色瓦片,以十六根黑色大柱支撑,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英灵殿的八个角,各对应一条笔直的汉白玉神道,通向墓园的八方。神道旁绿草如茵,修建的十分平坦,此前已经有788座大理石墓碑,排列整齐的立于主神道的东侧墓区,那是自万历二年以来,在保卫吕宋的战斗中牺牲的,在与海盗作战中牺牲的,在军事训练中的先烈们。

在西侧墓区,又有367块新的墓碑树立起来,那便是这次战斗中牺牲的英灵长眠之所了。

王如龙和366位烈士的灵柩,在英灵殿中停灵三日,其间吕宋百姓民众轮番到场悼念,就连远在玳瑁、碧瑶的社员工人也赶来,向王将军和烈士鞠躬献花。

于是英灵殿内外,便成了花的海洋……

三日后的腊月初四,英灵下葬。

仪仗兵举着银质的后装燧发步枪,对空连发七枪。清脆的枪声中,一具具棺木被缓缓送入墓穴。

然后司号员吹响了熄灯号,袍泽们开始铲土覆盖在那黑漆金锚的棺木上。

尽管绝大多数海警官兵的家属都在大陆,但前来送最后一程的吕宋民众,还是忍不住哭泣起来。

哭声是有传染力的,很快,所有人便哭成了一片。就连前来看热闹的塞巴斯蒂安,都忍不住跟着抹泪开了。

陪在他身边的平托更是哭得眼都红了。这里头好几个都是他教出来的学生啊……

在这片公墓的最顶端,那具明显大一号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最顶端刻着三颗金星,其下刻着一行楷体字‘海军上将王如龙之墓’,下面落款是‘赵昊敬立’。

墓碑前还有一具打开的书本状的石雕,上头只刻了六个字,便道尽王如龙的平生功业:

‘抗倭、逐葡,平西!’

待到所有人都散了,赵昊和金科依然立在这片墓碑前。

“真像将军率领着他的军队,时刻准备着再上战场啊。”金科感慨一声道。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赵昊忽然轻笑一声,念了句诗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