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锦衣卿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5章 遇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庆丰八年五月,指挥史康适廷和赵王周乐柯击败大理先锋军。大理求和,对陈国俯首称臣。

“没气性的软骨头,自己宣战,还没打就投降。”大殿里有人骂。

余者皆喜气洋洋。

“苏翰林料事如神,大理推说新皇一意孤行,如今正押他请罪。”

“赵王殿下威武,年纪轻轻便如此神勇。”有人说。

此战受益最多的就是赵王。而今立他为太子的声音多如牛毛。

陈家人走路带风,更是压了剩下两大家族一头。

“各位先不要乐,如今大理求和,我们到底是应还是不应?”

“自然不应,”枢密副承旨道,“如今我军士气高涨,合该一鼓作气直攻苴咩。”

“下官以为当应,边疆传来消息,吐蕃蠢蠢欲动。”

“不应,大理王奸诈残暴,背信弃义,百年盟约说毁就毁。此刻求和,焉知不是诈降?”

“太师,你以为呢?”周武煦问。

“臣以为当应,原因有三:一是吐蕃异动,不便拖延时间。二是国库空虚,无法供给军队粮草。三是大理异族,我军多有水土不服。便是攻下也无法长治久安。”

最主要的是再打下去,赵王战功赫赫,到时太子之位定然落于他手。

有道理,众人点头。

“臣有异议,”陈太保俯首反对,“臣以为大理不可信。前北魏内乱,大理第一个趁虚而入,方有了如今的陈朝。陈建国七载,大理先王再次发兵,而今大理新王亦如是,由此可见大理本性如此,当不得真。”

周武煦轻轻点头,而今战无可战,退无可退,骑虎难下。

吕相眼中精光闪闪:“不若应和,然不称臣,结兄弟之盟,每年受大理朝奉。”

如此既不用费心管理,亦不用再打仗,吐蕃之危可解。还每年受朝奉,用大理的地养陈国的人,实在是高。

“吕相所言甚是。”有人附和。

“若称臣,便会走北魏老路。结兄弟之盟,便没了后顾之忧,还显得我大陈天子风度。”

这不是掩耳盗铃么?苏希锦心想,称臣都有异心,何况兄弟之国?

“太傅?”

韩太傅躬身,“老臣以为大理迟早是陈的祸患。为今之计当速战速决。今有火器在手,攻下大理只是时间长短。吐蕃那边则派禁军带火器威慑。”

谢太师诘问:“依太傅而言,若攻下大理,派谁去接管?”

“成……”

“臣可以去,”苏希锦立刻站出来。

热热闹闹的大殿陡然安静,众人默契的看了看她那稚嫩的小身板,而后不约而同转头,各自议论。

“太傅且继续说。”不理小孩子捣乱,周武煦示意韩太傅继续说。

苏希锦抿嘴,再次上前,“臣真的可以。”

“大理所处高原,多山多水,是连接陈与东南夷的交通要冲。常住民多白夷人,喜儒尊佛爱和平。大理地貌复杂,矿产丰富,可开采铁铜银等矿石。其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因地势原因,一年四季温差小,适合采茶种桑,养马养牛,为陈天然后养殖场。”

“若我军进入大理,必先扫其皇室,稳固贵族,设大理府,与成都府相辅相持,再向民间传入陈国文化,徐徐图之……”

朝堂又是一静。

这些情报她是从哪里得来的?别是在大理安插了间谍吧?

许久,周武煦道,“你说得很有道理。”

苏希锦一喜。

“然你年纪太小,经验不丰,派你去大理便是羊入虎口。”他继续道。

苏希锦嘴角一瘪。

他忍住眼里的笑意,“朝廷用你之处甚多,你还是安安心心留在东京吧。”

说完,又转头与各位大臣聊起大理求和之事。

之后的声音嗡嗡不绝,苏希锦听着没插嘴。

最后他们商议,要么先应了求和,兄弟相称;要么继续攻大理,派成都知府前往大理接管。

几大家族各有各的打算,直到散朝都没有做出决定。

“而今国库空虚,实在不宜再战。”谢太师道。

周武煦沉目,国库空虚一直是他的心头大患。

建朝二十载,陈的宫殿还是旧都的。皇上两殿,皇后、贵妃、贤妃各住一殿。淑妃的宫殿偏远,且只有两处房子。剩下所有妃子住一宫。皇子公主又住一宫。

皇室表面尊贵,实则里子还不如三大家族来得风光。

“不如发行纸币,建立中央钱庄。”苏希锦提议。

这原本是她被任翰林时就想说的,如今虽说迟到两个月,然时机正好。

周武煦好奇:“和解?”

苏希锦道:“臣昨日路过城西,见一夫妻抱头痛哭,问之则曰:他在祥和钱庄存入三年积蓄,而今祥和钱庄倒闭,老板跑了,存票成了废纸。”

“臣又问了许多百姓,调查了许多钱庄,发现他们的制度并不规范,缺乏法律约束。”

“……如今京都各大钱庄层出不穷,又没有统一标准,百姓分不清好坏,往往血本无归。有的甚至高利放贷,致人家破人亡。且市面上的银票多样,钱庄与钱庄之间并不互通。长此下去必成大患。”

“苏爱卿以为如何?”

由苏卿变苏爱卿,她只用了一个早朝。

“统一纸币,建立国家钱庄,完善钱庄法律法规,打击地下钱庄。此不仅有利于百姓,也解了太师所言的国库之忧。”

一言出,八方愤怒。

而今世面上的钱庄都是达官贵人所设,动钱庄就是动他们的利益。

挡人财路,必遭灾秧。

每个人心里把她骂了个遍。

谢太师甚至后悔说出国库空虚四个字。

苏希锦低头,依旧秉持着方才的动作,一动不动。

她说的打击地下钱庄,又不是商业钱庄。

周武煦目光幽暗,眼神锐利,银票乃前几年由南方带入东京。

原只是一个换钱凭据,后来发展成了银票和钱庄。因为对百姓有利,并未引起重视。

谁知后来越演愈烈,地下钱庄、高利贷、赌博、卖地、辽国……层出不穷。

参与钱庄之人,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富得流油。反倒是国库日渐空虚,许多百姓流离失所。

完善钱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此事确是国之安危,整治迫在眉睫。”就连清议诸称的翰林学士都深有同感。

“刑部接到的受骗案子,一日多过一日。”

“我司的盐铁,也有在地下钱庄出现。”说话的正是盐铁使。

亦是除了韩家外,皇上的另一心腹。

“如此看来,地下钱庄危害已久。”周武煦沉思,“须早早规范才好。”

“臣附议。”

盐铁使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保皇派也加入支持队伍。

剩下之人犹豫一下,不得不加入进去。

不管利益如何,地下钱庄的危害有目共睹,明面上他们必须得支持。

周武煦内心甚慰,然面如寒冰,“大理寺何在?”

大理寺卿出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