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皇家发行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0章:粮食危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所以,当听说粮价涨到千文每石的时候,赵昕只是皱了皱眉头而已,并未放在心上。

直到赵昕在五月十日送来的报纸上,看见最新粮价已经涨到了一千五百文每石,便觉不妙。

粮价已经涨了一倍不止,怎么会这么严重!

赵昕将粮价那一行文字重重地画了一个圈,叫来左右从人,道:“交还台谏,让他们重写!告诉他们,国家难不成只是养了一群刀笔吏不成!”

赵昕的话很重。官吏有别,一般而言,官员负责领导,吏员则是负责具体事务,有着明显的上下之别。

古代凡是不入品的,都算是刀笔吏。后世取消品级,但是实现科层制,权力关系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套用到科层制来看,副处(副县长)之下,皆为吏。副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没有功劳或是关系的,基本上熬一辈子也跨越不了。

有进士出身的台谏,自诩清流,负责清议便是,对于刀笔吏这等俗吏最是不屑。赵昕这话说出去,也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但是赵昕不在乎,粮价飞涨,他们就简简单单写个数字交上来,具体原因也不写一下,这是把他当成傻子糊弄吗?这么轻飘飘骂一句,还是赵昕心中仁慈了。

从人听见赵昕言语如此重,一时之间,有些迟疑,宋朝重视文人,若是赵昕此言传出,未免有伤自身清名。

从人委婉地将这个意思告诉赵昕,赵昕冷冷回应道:“就这么告诉他们,若是下一次还不能够让本宫满意,本宫就亲自写奏章弹劾他们罔上之罪!”

这从人不敢怠慢,急忙离去。如从人所料,赵昕此言,引发一场小小的风波。宋代官员除却本俸之外,如粮食绢布,国家每月定时发放,所以在这场粮食危机中波及不深。大概类似于公务员有公共食堂,一块钱甚至不要钱吃饭。

他们和普通百姓之间,就好似有着一条深深的鸿沟一样,若不是赵昕这一闹,很多中高级官员甚至还不知道粮食涨价的事情。

不少人即便是知道了,火没有烧到这些人身上,他们也不在乎,甚至觉得赵昕这是小题大做,对赵昕那一句话颇有微词。

次日,被赵昕臭骂一顿之后,台谏们交上来的报纸,果然详细介绍了本次粮食上涨的原因。

北方水稻再怎么推广,受制于相对干旱缺水的环境,小麦,特别是冬小麦还是主食,而冬小麦一般在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

一般来说,哪怕是粮食在这几日涨一些,等到小麦成熟之后,粮食价格反而会大幅度下降,甚至是三四百文一石。

简单的供求关系理论,不难理解。

这一次,问题在于,山东,河北加上汴京附近,也就是河南,发生了旱灾。特别是山东的旱情尤为严重,已经是绝收,河南河北好一些,但是也只有往年的三四成。

原本这些地方都是重要粮食供给地,现在,不仅不能够供给,反而需要朝廷赈济。

北方大范围的旱灾,是这场粮食风波的导火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