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皇家发行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4章:侬氏自缢,太子理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除却两广地区,整个开封府地区不少职权现在也是归赵昕,所谓太子尹京便是如此,赵昕现在虽然名义上不是开封府尹,却事实上管着开封府。

十二月作为一年的末尾,公文最是繁复,很多事情都是在这个时候紧急处理,那个时候赵昕一天甚至要批阅两三百份公文。真是从早累到晚,一天连个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一份公文,少则二三百字,多则上千字,一笔落下,或许就是一条生命,或许就是数以万贯的花费开销。手中初握权柄,赵昕小心翼翼地,生怕出错,一份公文多看几眼,晚上熬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情。

每天需要处理的公事不少,事实上赵昕每天的私事也有许多,产业经营广泛,公司运转扩张,每天也是一大批的事情,许多事情要赵昕批复。此外还要不时召开文会,拉拢科举学子,然后就是不定时出宫体察民情,访问国子监,视察监狱。

最后每天还有学业课业,赵祯帮赵昕找来一批大宋最顶级的儒臣讲授经史,很多时候都是和老爹赵祯一起学习,每天雷打不动要一个时辰,至于射御之道的修习现在有些荒废,赵昕三天两头地缺席。

事实上,你听过赵昕每天需要做的这些事情后,就应该明白很多公文赵昕注定只是蜻蜓点水地看一眼,不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去查证问询。如此自然给了下人,特别是身边人挪移权力的空间。

领导也是人,不是神,手下人怎么写,身边人怎么说,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对一件事情的看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加以引导的。

大年初一,今天公文相比较于前几日少很多,根本没有铺满桌子,只有三十七份。

赵昕习惯性地坐在涂抹黑漆的沉香木凳子上,翻开摆在桌子上的第一份公文。

这是现开封府知府对下属中牟县令的褒扬之词,说他任内严管流寇,大力打击偷盗等不法之事,使得县里出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局面,希望赵昕提拔举荐。

公文后面有中书舍人的意见,类似于明朝时期的票拟,就是依照惯例这种事情该如何处置,培养赵昕处理朝政的能力,总不可能让赵昕按着自己的性子办事吧。

中书舍人的意见是可以在吏部磨勘的时候,减免半年或一年磨勘的时间。赵昕看完后写下一个“可”字,下付有司议论,主要是吏部。然后就打开了第二份公文。

第二份公文同样与这个中牟县令有关,内容是有勋贵子弟在中牟县强买土地,剥削百姓,被该县令发现后要求勋贵子弟退还土地,但对方倚仗权势不愿意退还土地,该县令希望赵昕做主。

中书舍人的意见是支持县令,同时在朝廷内弹劾此权贵。赵昕看过之后,自己都笑了,都已经是开卷考试了,还要给答案,无非是希望他借着这事培养自己体恤百姓的名声而已。说不定那权贵强买土地都是装的,刻意送给赵昕一桩功劳。

摇了摇头,赵昕心里明白就行,写下一个“可”字,继续翻看。

三十七份公文,有三十份是开封府的,还有七份是两广地区的。

开封府作为天下首善之地,权贵聚集,各种各样的事情有很多,加之距离又近,自然公文数量多。大部分都是好事,比如举荐这个,举荐那个,赵昕也不一定都是按照中书舍人的意见来批复,还要看看举荐者与被举荐者之间的关系,看看其中是否有结党营私的可能。当然绝大多数时候赵昕看不出来,便回复会考虑。

来自开封府的公文还有的与祥瑞有关,比如有白鹿出现之类。唯一一件“坏事”说的是陈留县有奸民毁铜私自铸造钱币,已经被当地县尉擒拿,也算是变相的夸功吧。

至于来自两广地区的公文,也是以举荐为主,但是有将近一半的公文则是和钱有关。比如某处县令说自己这里的县衙年久失修,进风漏雨,请求拨发一部分钱银修缮官衙,以体现官府威严。又比如说某处县令说自己这里盗贼出没,县衙内衙役兵丁不足,自己下文书请百姓当中的悍勇者拿贼,贼拿到了,赏银却开不出来,希望赵昕拨发一笔钱下来。

修缮官衙的那事,县令请求调拨千贯,中书舍人意见是发五百贯,要他发扬艰苦奋斗的朴素精神,为民做主,与百姓同甘共苦。

至于发赏银的事,中书舍人的意见是指责他当地有厢军,为什么不请求附近厢军平贼,反要劳烦百姓。厢军不可用,宋巡率领大军平灭侬智高在即,之后请大军灭贼便是。当然,最后他要的那些钱还是给了下去。

三十七份公文,花了赵昕快两个小时,平均一份三分钟,这还是因为今天公文少看得仔细一些,否则就更快了。

处理完公事,赵昕继续看摆放在桌子上的私事,数量不多,只有五份,但是没有中书舍人的意见可以参考,需要赵昕独自回答。

首先是来自现在身在扬州的玲儿写的书信,她向赵昕陈述这些日子的作为及见闻,包括宴请当地贵妇,送与他们胭脂水粉,帮着钱庄筹集钱财;还有举办文会,请当地文人作诗写词,一些许香玲觉得好的诗词还附在后面给赵昕看,算是帮助赵昕招揽人才吧。

在书信中,玲儿大肆夸奖扬州之繁荣,五代祸乱,扬州被毁了一次又一次,但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也就是作为京杭大运河重要通道,还是让扬州迅速恢复发展,论繁荣丝毫不亚于汴京城。

最后部分是扬州地区的物价,这是赵昕刻意要求玲儿去关注的,虽然平日各个转运使知州知府这些人也会禀报各地物价,可是谁会嫌弃知道的太少呢?

赵昕回信褒扬她的功劳,同时也希望她不要过于操劳,具体倒是没有多少值得吩咐。

等到五封私信看完回复完,都已经是黄昏了,赵昕起身伸了一个懒腰,整日坐在案桌之前,腰酸背痛。

随后,赵昕启程前往拜见曹皇后,顺便用晚餐。一天的正事算是做完了,晚上可以自己看看闲书,也可以去后花园赏花看动物,还可以让教坊司的伶人过来东宫表演歌舞。当然最好的选择是请儒臣过来讲经,否则你不管怎么休闲总是有人在你身边嗡嗡作响,说你好玩贪逸,不近君子,亲小人宠近臣。

赵昕现在每天都能够收到十几份弹章,台谏这些人将他当经验宝宝来刷,省得被罚辱台钱。身上虱子多了不痒,赵昕现在完全免疫这些人的弹劾,爱咋说咋说。

没有权力的时候,赵昕整天想着要有权力,现在有了权力,整个人的空闲时间被大幅度压缩,反倒怀念起以前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这可真是围城,里面人想要出去,外面人想要进来。

赵昕想要的是这种生活吗?他自己也不知道,不曾经历过,谁知道处理朝政这么累人,还天真地以为自己说一句话底下人都会办好来,自己负责监督就行了。结果整天和别人斗智斗勇,再高效的大脑也要停滞。

赵昕越发觉得自己现在看似有着不小的权力,但就是手里有个印章罢了,公文多还是少,自己绝大多数只是过个目,底下人怎么说,自己简单地答复一下即可。

而赵祯不一样,他有着遍布天下的监察体系与密探系统,掌握着大量的信息,底下人传报上来的信息正确与否,是否暗藏私心,是否有其他隐秘,赵祯都知道,所以不可能像赵昕这样简单根据中书舍人的意见批复。

赵昕现在每天都很累,但是累得没有意义,看似是最终批复的人,实则和傀儡没有多少区别,被底下人所操控罢了。

赵昕需要建立起一套独立的,且仅对他一人负责的信息系统,倒未必是锦衣卫这样及侦探审查及刑讯一体的超级机关,但是赵昕需要知道更多。掌握的消息太少,自己仿佛一个聋子和瞎子一样,困于井内不知天地之大。

有了想法之后,就是去思考如何具体实现。赵昕明白自己不可能像赵祯那样收集来如此多消息,但是设置一个部门,专门收集重要情报,撰写成文,剖析本质,写成类似内参这种东西应该不难。

而后针对社会上的重要问题,如黄河水患等事,定时择选相关人员为自己讲授,和讲经一样,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想了很多,赵昕也只能够想到这些,即便是这些,也不一定能够成行。

赵昕现在突然有些庆幸赵祯在位时间长,给他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国家运行的机制,发现社会存在的问题,而不是突然甩给他一个国家来,那样真的要崩溃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