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过相抵派道:“昔日汉朝北疆,匈奴年年入关,劫掠生民,为害不浅。今有名将远征在外,尔等处衣食无忧之位,不图卫国安平,反倒为乱在内,是可诛也!”
功不抵过派反驳道:“太祖过大渡河而不过,言此河之外不为我有,保大宋大理两境安平。太宗图谋交州,受阻瘴气,终不得行,乃退武兴文,重用文士,养德纳四方之国,是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实圣朝之治。今日宋巡等人不守祖宗之法,妄开边衅,百姓何苦,竟受破家之难!”
“太祖不过大渡河,是先南后北,意在设封桩库储余财,先复燕云十六州,恢复汉唐伟业,绝非舍弃汉家基业。太宗两度北巡,国困民乏,方起退武修文、休养生息之意,亦绝非不复旧土。”
“今本朝天灾延绵,兵乱不绝,三冗三费,内乱尚不曾安定,如何外战。交趾本非弱国,彼国主南征北战,内外无忧。武人自谋私利,竟招致百姓罹难。今日不治罪,来日人人不服号令,贪功冒进。”
……
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本就是鸡同鸭讲,不在一个频道上,自然说不到一块去。抛开个人成见,后者的观点其实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但是依照他们这样说来,王朝初年国困民疲,需要休养生息,王朝中期天灾人祸,同样需要休养生息,合计着就不要收复故土了呗。
自古战争,就没有绝对有利的时机,只不过是相对有利罢了。照着他们这样等,非要等到王朝末期敌人也没落下来不可,只是敌人没落了,自己难道不是没落了吗?北宋末年契丹确实没落了,可是你自己呢?用钱买回燕云十六州又有什么意义?
分明是大国,却偏偏有小国心态,喜欢赌国运,博机会。只要你自身足够强大,那么时时刻刻都是机会。对于大国而言,自身内部永远都更重要。
此番争论,不看思想正确与否,有一点需要指出,文官集团针对宋巡等人集中开火,要赵祯严加治罪,其实暗藏夺权的心思。
当初赵昕选择与交趾开战的时候,文官几乎什么都不知道,作战的一应权力操之于赵昕,此番若是宋巡等人被治罪,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收回作战的临场指挥权。
反正赵昕是不可能将这个权力扔给他们的,就是砸在自己手里,直接退兵,也不会将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船厂精兵交给这些文官统率,谁知道他们会祸害成什么样子。
都说武官贪财,文官也不遑多让,天下乌鸦一般黑。许多文官颇为自诩的一件事就是克扣武人俸禄,还自言为国省钱,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过,这事百姓毕竟遭受重大损失,这件事洗不了。说起来,三州被劫掠还是小事,关键是这件事暴露出来的深刻问题,即宋朝内部统属不一,宋巡指挥不了负责民政的两广官员。
此事不解决,下一次百姓遭受灾难似乎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