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皇家发行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8章:小吏那些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九月,赵昕自各国借来的钱财到账,随即开启了更大规模的招工与扩张过程。

在此期间,赵昕还专门兴办了一个农学院,招纳士人入内修学,之前念叨了好久,如今总算是筹备完成。教学内容不仅仅涉及熟读各种农书,也要求对各种农作物有着基本了解,熟悉它们的生长习性。毕业考试结束之后,可不经科举,直接下地方任职。

这条道路,比不得进士科,可是进士三两年就有数百上千人,朝廷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官职,大部分人要侯官数年才能任官,哪里比得上农学院毕业即就业。

当然,有人说赵昕这是专门培养吏而不是培养官,赵昕也懒得理会他们,只要赵昕承认农学院学子有资格当官,那些臣子便是闹翻天也不重要。赵昕需要的是真正于国有用之人,科举考一些诗词文章,谈一些儒家经典,对于治国的用处又有多少呢?

宋朝,其实也不仅仅是宋朝,特别是科举制出现后,中国封建社会上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官员年年换。而真正办事的小吏则是不然,一辈子待在一个位置上,父死子继,势力盘根错节,糊弄上官那是基本操作,乃至于让上官帮自己背锅,也是常有的事情。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即便是两府内的小吏,他们能够接触这个国家最为顶级的消息,按理说应该要很高的文化水平才行吧,想想后世国考,想要进国家部委,几乎是难如登天。可是两府小吏不是举子,也不是秀才,只要粗通文墨就可以了。

宋朝官员数千,小吏则是有数万,数万小吏中,一半的小吏工资极低,养活自己一个人都够呛,还有一半的小吏没有工资。当然也不是真的没有工资,而是他们的工资由当地主官发放,而不是由国家发放,有些类似汉唐时代的幕僚,最为典型的就是师爷了。

师爷本身并不属于官僚体制内,只是官员的附庸,但是任何一个官员身边都会带一个或者一群师爷,得要精通法律条文,了解典礼大事,还能够写贺文庆表才行。在官员需要做某事而不方便亲自去做的时候,师爷还能够代为效劳。

官员,吏员,虽说仅一字之差,却如同天壤之别。小吏因为自己地位低,工资低,还没有上升空间,加之掌管地方的各处命脉,贪腐那是再常见不过。官员还要顾忌一下名声,收钱收的束手束脚地,而小吏可是完全不用在乎这些,怎么来钱干什么。

汴京几个小吏世家,自从五代以来,就一直担任各个重要部门的吏员,家财万贯那是再常见不过,控制着不少的产业。当然,这些小吏世家能够存续下来,免不得四处投献,给自己找靠山,甚至直接就是一些官员的白手套。圈子里面的人,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但是总体而言,也是错综复杂。

小吏真的没有可能上升为官吗?其实也不然,大致有着以下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