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君王来说,紫塞是咽喉,是战略要塞,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点之一。
而对驻守边关的将士们来说,身后紫塞的三十万老百姓,才是整个大胤江山。
正因为有他和他这样无数热血男儿日夜坚守,才有了如今百姓的安居乐业,国本稳固。
作为一个士兵,他希望那个烽火的“信号”永不升起。
可有时,他又有些小小的遗憾。
因为,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士兵,只能算半个士兵。
他也渴望有一天能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然而,从日升到日落,从月缺到月圆,他足足,等了八个年头。
可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个玩笑,自从来到了边军,血狼蛮子们就再也没有来过。
有时,他也会偷偷感慨抱怨,自己一身的武艺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如今,他,杨霆风,就站卡在这最接近战争的地方。
距下一个烽火台有近十五余里,距紫塞雄关足有一百二十里,距他自己这一批探马的休息点也有近五十里。
作为紫塞最前沿烽火台,由此去茫山,有一条大路,一条山路。
茫山之后,就是千里的格尔贡草原,那里是草原各部的聚集地。
当北蛮来犯,这座烽火台就是最先示警紫塞边军的第一站,日举烟,夜举火。
近千年来,游牧民族大大小小共犯百余次。
而每一次入侵,都能提前被这座西烽火台给瞭望到。
可以说,这座烽火台就是紫塞的七寸。
台在关在,台丢关失。
所以,能看守这座烽火台的,无一不是大胤边军中勇猛敢战之士,血战余生的老兵以及从江湖中秘密招募的高手。
就在这时,风中传来了马匹若有若无的嘶鸣声,将杨霆风的思绪瞬间带回了现实。
只见烽火台下,一匹黑色的骏马似乎受了惊吓,不停地在原地打转。
“嘘,火耳,安静!”杨霆风的脸色一阵阴沉,忽地旋身而起,纵身一跳,眨眼之间,身形已落地上,伏地聆听。
不远处,军鼓阵阵,大地似乎都在跟着战栗。
“终于,终于来了吗?”杨霆风心中一寒,目中已动杀机:“八年的蛰伏,你终究还是按捺不住了。”
蛮子!
话音刚落,登时,尘土扬起,大地轰鸣。
第一匹战马终于探了出来,马上骑将身形高大,体型壮硕,手持狼头长钺戟,腰别弯刀,身背劲弓。内穿熊头纹黑甲,外置镶片两板甲,腿绑犀皮腿甲,肩着黄狐毛披肩甲。
骑将立在大路顶端,任风沙瑟瑟而动。
片瞬之后,骑将的两侧,又不停地驰出蛮族骑兵,最终,密密麻麻地排成一条直线。
一时间,难以数清来者数目数量。
杨霆风的心沉下去了,他目力极佳,一眼就看到了骑将身后的大纛旗
——旗上有飘带,旗上绣苍狼,旗边绣火焰条纹,旗子的中心,赫然写着血狼可汗霍伊玄
“连血狼汗都亲自来了,看来,定是蛮子的主力部队!”杨霆风深吸了一口气,知道战争即将到来。
入伍八年,已经从一些老兵口中,闻得血狼的习惯:
若无大纛,便是血狼遣一员将领来打草谷(劫掠)。
若见大纛,那将是真正的一场决战,其结果就是双方伤敌一万,自损八千。
看来——这血狼不来则已,一来就准备发动一场旷世之战。
远处,牛骨制成的吹角声迭起,如鬼哭神啸,紧接着,就是阵阵的嘶喊声震耳欲聋……
“必须点燃烽火!”杨霆风银牙一咬,陡然旋身而起,点足一蹬墙面,如一只苍鹰搏浪而飞,准备上台点燃烽火示警。
然就在这时,只闻“蓬的一声”弦响,男人心里暗叫了声“不好”,凌空一记蹑云逐月,于电光石火间,险险避开来箭。
那骑将见杨霆风竟能避开箭矢,心中暗自赞叹。
当下长弓一举,身后的蛮族骑兵们得到授意,纷纷从背后掣出游牧弓,搭箭上弦,乌黑的箭镞对准了整座烽火台。
“放!”骑将大手一挥,对着沙风猛喝。
“蓬”“蓬”“蓬”!密集的箭雨如流星般对着烽火台就是一通攒射,疾劲的嘶鸣划破了茫山沉闷的寂静。
对着无孔不入的箭雨,即使是杨霆风也无法再上烽火台。
他本是果断之人,当下点足一掠,左手袖口处“噗”地弹出一副飞索抓钩,以烽火台为支点,身形在空中连续变换十几种身法躲避箭雨,风驰电掣间人已跨上马背。
看来,是准备亲身前往紫塞本阵示警。
然而就在那一个刹那,忽听得一声哀嘶,自己的战马已经被疾劲的箭矢从胸贯入,刹间轰然倒地,气息有进无出。
马儿的哀鸣声在天地间不住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