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探花皇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41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等到中原改了朝,换了代,他们就厚着脸皮,重新回来了,说的还是那些话,做的还是那些事。

萧写意很烦他们,收下那么点世家贵族走亲戚都嫌拿不出手的礼物,他还得翻倍回赏,他们以为他的银子都是天下掉下来的吗,以前的皇帝怎么做,萧写意不管,反正他不当冤大头。

于是,高丽和越国的使臣来了上京一个多月,愣是得不到皇帝的召见,急得都跟什么似的。要知道,上京的开销可不便宜,见不到皇帝又没赏赐,他们再住下去,就没有回家的路费了。

一直到了八月初一,皇太子殿下的六岁生辰,才有礼部的官员来通知各国使臣进宫赴宴。

这下可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都是准备充分的,只要能见着皇上,谁的生辰也没关系,送点东西出去算什么,过不了多久,就有加倍的赏赐下来,绝对不会吃亏的。

忧心的就是只准备了皇帝寿礼的,他们根本不知道,皇太子的生辰,竟然还在皇帝的前头,实在没办法,只好先把东西送了上去应急,不然得罪了大周皇室,他们可承担不起。

至于皇帝的万寿节,只能快马通知国内,赶紧再补一份过来。就是这样,他们送上去的贺礼,还被秋然大大地嫌弃了,留下一个高丽和越国都很穷的印象,出手竟然如此寒酸。

只是没过几年,高丽和越国的国内,就先后出了事,两家的王室搞不定,只好来求萧写意。萧写意当然不肯做白工了,然后秋然才明白,他们才不是没钱,不过是叫穷叫习惯了。

秋宸自从开了金口,说话的水平可谓一日千里,前几天还是几个字、几个字地往外面蹦,今天居然就完整地说出了“恭贺二哥二姐生辰,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的话。

秋然和丹阳手牵着手,围着秋宸直转悠,不停逗他说话,凤琪却是感到无比的庆幸,幸亏太子已经立了,不然看到秋宸如此的聪颖,萧写意想不动心思,真的有点困难。

转眼到了万寿节,不仅高丽和越国的寿礼补了过来,秋宸都能跟着秋然给萧写意作揖了。

凤琪不得不承认,他的秋宸是真正的天才,六月能言,九月能行,而且是过耳不忘,他平时在他面前念过的诗句,不管过了多久,你再问他,秋宸都能完整地背出来。

萧写意也很震惊,秋宸聪慧的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就是他的年纪,实在是可惜了。

秋然可不知道萧写意和凤琪的心思,他牵着摇摇晃晃站不稳的秋宸,到处走来走去。

“二哥,抱我。”秋宸到底还小,虽然被人牵着能走几步,但是就快就累了,他习惯性地朝着秋然伸出双手,想要他抱。跟在后面的奶娘见了,上前两步又退了下来,太子殿下抢了她们的活。

“宸宸不想走了?好的,二哥抱你。”秋然也不拒绝,抱起秋宸接着走,丹阳看了满眼都是崇拜之色。要知道,秋宸的体重可不轻,她抱着他,根本走不了两步,秋然真的好厉害。

没等秋宸把紫宸殿逛遍,宫宴正式开始。首先就是皇子公主们给皇上献礼,因为最大的元阳和秋颜也只有十岁,所以不会出现传说中的长长的念都念不完的礼单,呈献的都是各人的心意。

秋然身为皇太子,自然要第一个献礼,他送给萧写意的,是亲手雕刻的一枚印章,余下众人以年龄为序,元阳亲自弹奏了一曲,秋颜送了一幅字,丹阳送了一幅画,安阳送的亲手绣的荷包。

这些礼物并不贵重,却都是孩子们亲手而为,萧写意看了自是满意得很。

秋宸年龄最小,也做不了什么,但他摇摇晃晃地走到萧写意面前,愣是给他背了二十四句贺寿的成语,吓得萧写意都不会说话了,转身去问凤琪,这到底怎么回事,这都是谁教他的。

凤琪压低声音说,前两天秋宸问他,父皇生辰他说什么,他就随口念了几句,不想他都记住了。

萧写意顿时就明白了,凤琪本来想的是,秋宸随便说上两句,就算可以了,毕竟跟他同龄的孩子,都还不会说话,谁知他记性太好,竟把他说的成语全给背了出来,结果就有二十四句。

不仅萧写意,下面的朝臣也被三皇子的惊人表现给震住了,果然是天家的皇子,真是非同凡响。秋宸说完了见没人理他,就把求救的目光投向秋然,秋然赶紧又把他给牵了回来。

其实,秋宸是看哥哥姐姐都有给父皇准备礼物,就想跟着他们学,不过秋然前些天忙着刻章,没工夫理他,就让他去问凤琪,秋宸就问了,结果搞得众人大为吃惊,却不知道,秋宸根本就不懂自己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他不过是把凤琪说给他听的,如数背诵了一遍,还是秋然告诉他,多给父皇说点好听的,他就高兴了,可是他说了这么多,父皇也没见得有多高兴啊。

秋宸不懂,萧写意不是不高兴,他是惊喜过头,还没有反应过来。

皇子公主的礼物呈送完毕,接下来就是皇室宗亲,世袭勋贵,朝中大臣,这些人都不是第一次参加万寿节,该送什么心里有数,献礼可以不出彩,但是绝对不会出错。

番邦属国的使臣,排在献礼的最后顺位,主要是萧写意对他们,完全没有期待。

++++++++++++++++++俺是说明情况的分割线++++++++++++++++++++++

今天晚上家里有客人,全家出去吃饭,回来太晚了,十二点前实在赶不出六千全勤,后面可能还差几百字,俺先放几句闲话填上,待会儿补齐就更换,字数不会少的。

萧写意顿时就明白了,凤琪本来想的是,秋宸随便说上两句,就算可以了,毕竟跟他同龄的孩子,都还不会说话,谁知他记性太好,竟把他说的成语全给背了出来,结果就有二十四句。

不仅萧写意,下面的朝臣也被三皇子的惊人表现给震住了,果然是天家的皇子,真是非同凡响。秋宸说完了见没人理他,就把求救的目光投向秋然,秋然赶紧又把他给牵了回来。

其实,秋宸是看哥哥姐姐都有给父皇准备礼物,就想跟着他们学,不过秋然前些天忙着刻章,没工夫理他,就让他去问凤琪,秋宸就问了,结果搞得众人大为吃惊,却不知道,秋宸根本就不懂自己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他不过是把凤琪说给他听的,如数背诵了一遍,还是秋然告诉他,多给父皇说点好听的,他就高兴了,可是他说了这么多,父皇也没见得有多高兴啊。

秋宸不懂,萧写意不是不高兴,他是惊喜过头,还没有反应过来。

皇子公主的礼物呈送完毕,接下来就是皇室宗亲,世袭勋贵,朝中大臣,这些人都不是第一次参加万寿节,该送什么心里有数,献礼可以不出彩,但是绝对不会出错。

番邦属国的使臣,排在献礼的最后顺位,主要是萧写意对他们,完全没有期待。

今天晚上家里有客人,全家出去吃饭,回来太晚了,十二点前实在赶不出六千全勤,后面可能还差几百字,俺先放几句闲话填上,待会儿补齐就更换,字数不会少的。

☆、第078章 抓周

高丽使臣灰溜溜地退下之后,越国使臣面带微笑走上前来,他先给萧写意请了安,然后叽里呱啦说了一堆开场白,眼看萧写意听得快要睡着了,就把来自越国的美人,展现了出来。

跟偏居东北、严寒干冷的高丽相比,地处南方、气候温润的越国,的确是盛产美人的地方,他们给中原王朝进贡,历来也都有进献美人的传统,直到宣宗皇帝的七公主嫁过去,才喊了停。

七公主封号淑和,是先皇的异母姐姐,宣宗皇帝嫔妃众多,子女更多,除了太子司宜,其他的都是小透明,虽然不至于苛刻,也说不上多重视,都是按部就班把人养大就完事。

淑和大长公主的生母吕昭容和当时还是昭媛的太皇太后都是跟着端嫔住的,端嫔是宣宗皇帝还在潜邸时就进门的侧妃,膝下有两位年长皇子,就算太子人选已定,心里多少还是抱着希望。

端嫔在外人面前的形象是端庄娴雅的,其实不然,那都是表象,到了自己人面前,就是另一副德行。吕昭容和顾昭媛都是小户人家出身,家中没有得力的后援,吕昭容膝下无子,只有个女儿,顾昭媛虽然有儿子,却还年幼,宣宗皇帝又不是个沉溺女色的,对待后宫诸人,都是看在子嗣的份上,因此吕昭容和顾昭媛,在共同被端嫔欺负的日子里,结成了一段特殊的友谊。

先皇跟淑和大长公主的感情,也就比其他兄弟姐妹都要好,淑和大长公主嫁去越国的时候先皇只有十岁,还追着她的马车哭了一场,先皇没有同胞姐妹,淑和大长公主,他是当亲姐姐看的。

宣宗皇帝驾崩,先皇登基,顾昭媛母凭子贵,成了皇太后,宣宗皇帝的其他嫔妃,按照规矩,都升了一级,只有吕昭容,先皇给她连升三级,直接升到了太姬,就是看的淑和大长公主的面子。

淑和大长公主嫁去越国没几年,越王就驾崩了,她的夫君成了新任国王,有大长公主在中间穿针引线,两国关系堪称史上最好,先皇驾崩以后,萧写意看在七姑姑的份上,对越国也很不错。

十年前,大长公主的夫君也驾崩了,她没儿子,只生了三个女儿,就在萧写意的支持下,立了个生母早逝自幼养在身边的庶子为新任越王,即便如此,两国的交往还是很和谐,没出什么岔子。

因此这回,看到越国使臣如此不着调的献礼,萧写意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淑和大长公主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可是她掌控越国朝政多年,现任越王毫无根基,不可能翻出什么浪花才对。

越国使臣见萧写意盯着他半天不说话,还以为他看美人看花眼了,心中不由心花怒放。

谁知萧写意淡淡瞥了他一眼,却是问了一句,“这些礼物,都是谁安排的?”淑和大长公主深悉他和先皇的个性,从来不做这种无谓的安排,只有不熟悉他的人,才会想到用美人讨好他。

“是、是我家王子啊。”越国使臣磕磕巴巴地说,不明白萧写意为什么突然就翻了脸。

“你家王子是谁?叫什么名字?”为了便于控制,大长公主当年挑的是个小王子,登基的时候不过七岁,现年也只有十七,他就是成婚再早,儿女也就是牙牙学语的年纪,不可能是他们。

“回皇上,王子的名讳是阮英。”使臣终于反应过来,萧写意看出寿礼不是大长公主送的了。

“行了,你先下去吧,有事稍后再说。”萧写意还记得这是万寿节的节宴,他再是怀疑淑和大长公主那边出了事,也只能容后再议,反正远水解不了近渴,再急不急着这一会儿。

阮英,这个名字萧写意有点印象,可他隐约记得,他应该死在前几年的那场瘟疫之中,怎么现在还在蹦q,难道是他救人的时候速度快了些,让他捡得一条命,反而给大长公主添了麻烦。

献礼完毕,宫宴正式开始。通常来说,这样的场合是不可能吃得饱的,保持仪态是一方面,十月中旬的天气,桌上的菜冷得快是另一方面,大部分人都是象征性夹上一两筷子,然后就是喝酒。

不过也有例外,凤琪怕几个孩子饿着,单独给他们开了一席,桌上摆着小火锅,饭菜都是热的,个个吃得有滋有味,只有秋宸,刚长了四颗乳牙,桌上几乎没有他能吃的东西,急急哇哇大叫。

“二哥哥,我要吃,我要吃。”奶娘原本是想把秋宸抱下去喂奶的,他不肯走,站在秋然脚边抱着他的大腿死都不松手,因为他的目光太过虔诚,一向食欲不错的秋然,吃得都没有胃口了。

“宸宸不哭啊,二哥给你找找,看看有什么东西是你能吃的,你不要着急啊……”秋然的视线在桌上扫了一圈,终于夹了两块炖烂的冬瓜在碗里,先用勺子碾烂了,再舀来喂给秋宸吃。

冬瓜和着肉一起煮的,还放了些许盐,比起秋宸平时吃的没盐没味的糊糊,自然要美味许多,秋然没喂几口,两块冬瓜就喂完了,秋宸吃得不过瘾,嚷嚷着还要吃,秋然只得接着再喂。

秋然怕秋宸只吃冬瓜吃腻了,又给他喂了点嫩豆腐和小半碗蛋花汤,吃得秋宸一脸满足。倒是秋然自己,一顿饭吃下来,几乎没吃什么,凤琪见了赶紧把秋宸抱走,让秋然快点吃饭。

“爹爹,吃饱饱了,好好吃。”秋宸到了凤琪怀里,还拍了拍自己吃得圆滚滚的小肚子。

凤琪好笑地点了点他的小鼻头,笑道:“你当然吃饱了,让太子哥哥亲自给你喂饭,你这待遇,可不一般。”秋宸不知是听懂了还是没有听懂,眨了眨圆溜溜的大眼睛,笑开了花。

萧写意见状接了一句,“太子喂饭算什么,秋宸过来,晚膳的时候,朕亲自喂你。”

万寿节过后,各国使臣带着复杂的心情逐一归国。萧写意并没有小气到一毛不拔,毕竟人家隔那么远都来了,还是为他贺寿,他没好意思到收了东西就把人送走,也不给点回礼。

只是比起前朝还有大周前代的皇帝,他的出手不是那么大方,大致就是在人家送礼的价值上,加了三成再赏回去,而不是依照所谓的惯例,几十倍、上百倍的重赏回去,他没这么阔气。

这样一来,那些精心备礼的也就算了,他们本身送礼厚重,等价回赏外加三成还是比较能看的,可是有些抱着空手套白狼的想法来的,注定就要失望而归了,他们就连路费,都是倒贴的。

当然,萧写意也有让礼部的官员比较隐晦地提醒各国使臣,大周的皇帝不是冤大头,不可能无条件养着他们,正常的贸易往来,他举手欢迎,童受无欺,想来占小便宜的,以后就不要来了。

与此同时,萧写意还派了人跟着越国的使臣回宫,理由也很充分,年底就是淑和大长公主的六十大寿,他这个当侄儿的,派人去看望姑姑,顺便给送点寿礼,再是应该不过了。

越国使臣哪有胆量拒绝,心里却是叫苦不迭,他家王子这是何苦呢,老老实实照着惯例送礼,皇帝什么都不知道,便是大长公主过寿,也不过派人送礼,这下可好,引起皇帝的主意了。

万寿节过了没多久,就有常年侍疾的太医来报,说是太皇太后病重,可能过不了这个冬天。

萧写意闻言并不惊讶,过去几年,他都是好吃好喝让人伺候着太皇太后,甚至让她活过了比上辈子更多的寿数,不过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已是七十出头,这些年没了权力,只怕过得也不舒心,不过是偶感风寒,算不得什么大症候,用了两剂药却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