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窃隋好驸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十四章 曾母逾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秦琼略微按捺了一番,最后还是同意手下旅帅樊虎带着一些人故作劫掠散漫的样子,开始散开队形大肆搜刮高句丽人抛弃的财物,一边让另外的弟兄占据各处殿宇庭院。被分到没得抢钱的士兵自然是老大不愿,幸好秦琼再三对众军宣布一会儿搜到的财物全军平分不许私藏,才略微弹压住了一些。

幸好,高句丽人没让秦琼久等,仅仅数分钟后,最后两进寺舍内便有高句丽藏兵喊杀冲出。寺外两侧山坡树林中也有伏兵杀来,竟是三面夹攻之势。秦琼暗叫一声侥幸,立刻让一直保持队形的部队堵住已经掌控的各门,开始列阵抵抗,弓弩手则全部缩入前寺,按照旗帜号令放箭。

后寺和两侧坡林面积藏不了太多兵马,充其量也就数千规模,纵然有可能比秦琼本部兵马多那么一两倍,秦琼却是屹然不惧,因为他深知后方还有自己的援军,自己麾下这两千人,就是来试探敌人是否有伏兵的。

秦琼让麾下士卒守住两段寺院山墙和正门,自己策马带着几百精兵往后寺杀去,后寺的伏兵也在一员高句丽战将的率领下一齐杀出,竟与秦琼狭路相逢。当下刀枪交错,箭矢横飞,血拼作一团。

那高句丽将领似乎也是有见识的,颇知道隋军将领高下,见秦琼甲胄服色不过是都尉或者校尉级别,连明光铠都没资格披挂,便有些欺秦琼低微,挥舞着狼牙棒大开大阖杀了过来。秦琼一开始还谨慎,不敢乱卖破绽,只是角力抵挡。那高句丽战将兵器沉重,看上去颇占了上风,导致秦琼每一下都不敢硬接,只能顺势卸力。

十几个会合之后,秦琼摸出对方招式应变的水准,便不再留手。趁着对手一棍蓄力过猛挥来,秦琼大喝一声“来得好”!一个镫里藏身让过兵刃。对方被惯性一扯身子便在马背上坐不稳,正要用力扯回兵器,脖子上已然多了一个血窟窿,死不瞑目地直挺挺栽下马来。

其余高句丽士卒一见将领被杀,也是胆寒,被秦琼顺势冲杀杀散,也顾不得死守待援,丢下几百具尸首,从山寺后门蜂拥逃出。两翼林子里杀出的高句丽伏兵眼见寺中的内应伏兵已经覆没,士气也是狂跌不止。拼杀了半刻钟,来护儿督促的后军已经掩杀上山,高句丽兵只有隋军一小半,一边留下死士断后,一边大部便往北溃逃,再也收拾不住。

须臾打扫战场,隋军斩获也在两千之数,颇为可观,算上杀伤的高句丽伤兵,只怕这一战高句丽折损也在五千以上。来护儿心中暗自骄矜,自觉高句丽人就算是想要诱敌,也不可能下这么大的本钱。想来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高句丽贼子一开始也是试图与用伏击对付自己,但是可惜野战着实无能,伏击了都打不过。高句丽人的才能,也就只有死守坚城一途了,若是没有坚城,那就什么都不剩了。

来护儿让士兵在头老岛和江北这座无名山寺中驻扎立营,又纵火焚毁了两侧的山林,不给敌军未来可能的偷袭留下藏兵隐蔽所在。随后,亲自领着四万人马走陆路直扑平壤城而去。

大军又前行了四五里,平壤主城已经在望。远远可以看见城门还未关闭,大股高句丽军民眼见隋军出现在地平线上,还在往城里蜂拥逃入。平壤城外围,视野中也有四座坞堡,分别距城池四五里,却已经是燃起了熊熊火光狼烟,显然是高句丽人觉得层层设伏固守没了希望,重演了焦土死守坚壁清野的旧把戏。

先锋来整瞭望了一眼,急急向来护儿禀报:“父帅,高句丽人肯定是恰才在山寺中伏兵打不过咱,觉得再犄角相应也没什么用了,才临时把外围坞堡都撤走了集中兵力防守主城。咱该让骑军奋死突杀,尾随在堵在城外的高句丽军民背后,趁乱掩杀入城才是!”

来护儿也觉得儿子说得有理,应声下令:“六郎你与秦琼带领骑军冲刺在背后掩杀贼军!若不得手,却是不能轻易攻城!”

来整连末将领命都没来得及说,就跟着秦琼火杂杂冲杀上去。两三千骑兵冲刺过五里路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而平壤城的城门却很小,只能慢慢通行,看似足有两三万人的平壤外围卫星城坞堡中的军民没来得及全部撤进平壤,被秦琼撵到背后的时候,还有数千人没有进城——这一切,也只能怪高句丽将帅进退失据,没有提早下令撤退疏散,而是敌军兵临城下时才临时变卦所致。

平壤城西门上,一员高句丽大将大喝一声,挥手下令,却是有守军放下了千钧铁闸,把后面的数千人挡在了城外。铁闸底下恰好有十几个人通过,全部被轰然碾成了肉泥血浆,场面好不凄惨。那高句丽战将还在那里呐喊下令,汉人也听不真切言语,不过想来无非是让被堵在城外的高句丽军民各自为战,奋力杀退隋军,否则不再开门。

这四五千堵在城门外的高句丽人,精锐战兵数量本就只有两三成,其余都是民壮甚至毫无战力的普通百姓,又大乱之间没有统属,无人指挥。自然在秦琼和来整面前如同砍瓜切菜,须臾就被杀得血肉横飞。一开始城头高句丽守军看城下还是自己人多,不敢胡乱放箭怕误伤了。后来见秦琼所部杀得兴起,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一阵阵瓢泼箭雨压制过来,把隋军甲骑都射杀了近百人,而高句丽土著更是被自己人的箭雨射杀了七八百不止。秦琼见高句丽人使出这般同归于尽的箭雨覆盖,心中也是暗惊,才算是见好就收退下兵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