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kongwen"></div><div class="readmiddle"></div>
始讲课。
是的,讲课模式。
N大里开设的计算机课程讲师就是石兴,这年代整体生活条件是贫穷,也许一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前使用过电脑,但更多的学生也是在课堂上才第一次见到实物,他们才是真的连开机都不会。
石兴都是一步步从开机教起来的,授课内容也比较简单,实在是现在的计算机,比起梳理知识,更多的是成堆需要攻克的难题。
小六和石兴的小课堂效果喜人。
石老师发现这娃娃对计算机知识吸收的很快,你能看得出这孩子对计算机的生疏,但同时你也能清晰感觉到他在掌握和试图从你身上得到更多知识,他就像块小海绵,在拼命汲取能吸到的所有水分。
想了想,石兴用紧迫感来形容这种现象。
下课休息时,石兴问徐玉树:“阳阳是你家孩子?”
因为对这个小学生很满意,石兴称呼都改了,他虽然这么问,却觉得不像。
因为他了解徐玉树,那是个特别喜欢炫的老头子,这么个好苗子要真是和他沾亲带故,不用石兴问,对方早就炫他一脸了。
徐老头不炫,只得意,那只能说明他也不清楚底细。
所以说,有时候最了解你的人可能不是你自己。
“我捡来的!”徐老头发出本事人的爽朗笑声。
“我住在x县,今天星期天我就来了。”
小六没提其他,只简单说了是坐车过来的,下午还要回去。
“这一来一回得三个多小时吧?”徐老头感叹了一句不容易,又随口问,“跟着谁来的,你都跑出出来这么久了,也真放心。”
“我自己来的。”小六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实话。
两老头对视一眼,对这个固执的小孩有了新的认识。
但他们没有继续追问,这件事可问的点多了,比如为什么不告诉家里就是个合理的问题。
石兴只是说:“中午在这吃饭吧,下午我让人送你去车站。”
话里甚至没有叮嘱小六一个人要注意安全,短暂的相处时间里,小六表现出来的性格,并不需要别人替他拿主意。
需要询问的只有一件事。
“明天还来吗?”
小六不敢肯定,他的星期天除了作业和学习,或者被赵振国陈玉芳带着出去,一般是没什么事,只是小伙伴。
小伙伴已经习惯他说我要学习,今天不去玩了这种话。
能被这么询问小六心里高兴,这好像是可以长期的信号。
他谨慎的回复:“我不能确定,如果有空的话就来。”
然后反问:“下个星期我还能来吗?”
石兴严肃的脸上,显出一个略软下来的笑:“只要你不嫌麻烦就来。”
来一趟只是路上花费的时间都要四小时,下午还不能太晚回去,留给小六的学习时间很有限。
小六不怕麻烦,他只担心没有机会。
“谢谢石爷爷。”小六道起谢时,语气起伏依然不大,但在场两人都能听出那种郑重。
中午时,徐老头也留下来吃饭,饭是石兴的妻子做的,他的妻子比他少了十来岁,身子骨还算硬朗,留着银灰色的短发,脾气温吞和气,对小六也很是喜欢,他们夫妻孩子孙儿都不在身边,平日里见着小辈就觉得喜欢。
家常饭吃着舒心,饭后徐老头就先回去了,小六则留下继续跟着老师学习。
下午石兴找了个学生送小六去车站,虽然小六觉得没必要,但被石兴以对方是拎书的给打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