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国旗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九十九章:疯掉的研究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让消息多传一会儿就是要让消息发酵,然后形成激烈的化学反应。

至于效果,从童援朝刚到奋进厂便急匆匆带着照片登上返回京城的火车就知道,应该小不了。

只不过蒙建业预见了反应的程度,但还是低估了反应的实质,哪里是化学反应,根本就是原子裂变的核反应好不好。

当童援朝拿着照片赶回船舶机械研究所后,整个研究所就跟炸了锅一样,瞬间就燃了。

要知道在六十年代初,也就是核潜艇立项不久,中国便开始论证航母的可行性,但由于种种原因,航母在初期的论证阶段便被否掉,但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却并没有停滞。

毕竟很多东西不但可以用在航母身上,其他舰艇照样可以应用,就比如说航母的拦阻装置,换个角度和位置,就可以作为远洋救援船打捞设备的核心组件。

还有弹射器,其中的活塞与气缸的结构足可以应用到不少类似的机械组件中去。

正因为如此,上级只是停了航母这个整体,下面的分系统其实并没有做一刀切似的叫停,然而由于国内从来没有航母使用的经验,很多方面都得从头开始摸索,因此走了不少弯路。

负责相当一部分分系统理论研究的船舶机械研究所便是如此,以至于为了摸索航母某一部分的结构特点,船舶机械研究所甚至都把国外航母的模型弄过来反复观察研究。

然而模型毕竟只是模型,外观模仿得再像,内中的结构也无法完全还原,就更别说那些精密的分系统了。

所以从六十年代到如今,这类研究进展得十分缓慢,成果更是寥寥无几。

若非如此,82年海军新领导班子向上级提交的未来海军二十年规划草案中,提到的兴建一艘三万吨级的航母也不会被否掉。

这其中除了资金的问题外,航母相关的技术工作一直为取得实质性突破也是极大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也有人提出直接购买国外的成熟航母,可一来国外的报价实在太贵,二来这种堪称国之重器的现代化装备如论如何也不能受制于人。

当年晚清北洋舰队因为几发炮弹硬生生覆灭的事例还未走远,如今的新中国又怎能重蹈覆辙?

于是军队要忍耐,海军只能在忍耐中继续忍耐!

但忍耐不等于暂停,船舶机械研究所该干的事还得干,海军现在是勒紧裤腰带忍着,可谁又能保证某一天海军发达了,不要航母呢?

所以进展再慢也得坚持。

就在船舶机械研究所为航母分系统久久无法突破,只能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跟时间死磕之时,童援朝带着奋进厂准备收购“墨尔本”号航母的消息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