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珠一事,目前看来是不知道如何送出去。司徒弘光提京都的一些事情。他是从朱管家口中打听过。杜绵绵则从周嬷嬷的口中打听过。夫妻二人一合计,这发现里面有麻烦。
是啊,京都如今的风声不太对头。杜绵绵也是同意丈夫的话。
忠勇侯府能搭上线的是东宫与秦王府,这一回四郎你得到工部从九品的官职,这是东宫给的恩典。秦王回秦藩,二哥还能得着秦王的眷顾,由秦王出面替二哥谋一个五军都督府的差事。咱们这里就是两难。杜绵绵想说,这是把养珠的事情送上去,这送给谁能利益最大化。
晋王、宁王都在藩镇。偏偏咱们原来的谋算,就想让四郎你谋一个官位。如今四郎你已经是官了。杜绵绵当初给四堂妹杜婉婉去信,她送着好处时,她是想着有枣没枣的打一杆子。
哪料想真打成了。朝廷,准确的说是东宫得着十四皇子的求话,这是真给了一道小后门。
那就缓缓。司徒弘光的态度是缓缓。
可养珠场在这里,咱们一旦离开江南,我怕有变故。杜绵绵说着大实话。
咱们已经有经验,那些养珠的老手全是一家子人整买下来。那就都带去京都。养珠一事,咱们暂时不养了。司徒弘光说道。
四郎的意思是官位有了,就不必再继续发财。也不必献财求官。杜绵绵听懂丈夫的意思。
养珠的利益太大,咱们守不住。上头的没忠勇侯府替咱们遮风挡雨后,咱们就更得小心谨慎。钱太多,会是灾。绵绵,咱们往后的儿孙都是姓司徒氏。司徒弘光的语气里带着决断。
杜绵绵听懂丈夫的话。
好,那依你的话,珠场关了。只要有人在,一切都不重要。杜绵绵心头在滴血,这些全是钱啊。可惜再多的钱,也不是自个儿的。
杜绵绵也是同意丈夫的话,珠场利益太大。他们既然保不住,倒不妨是停下。一切待将来。
那些人都带去京都,也成。那我就要提前安排一下,倒时候咱们进京都后要到忠勇侯府做一回客人。这些养珠相干系的,全是送到我的陪嫁庄子上去。杜绵绵有着打算。
这般成。司徒弘光同意妻子的话。
待着真上京都时。一行队伍人多。于是司徒弘光是包的一艘大船。一行人坐船回京都。
一行人在途中就是花掉两个半月时间。待到京都时,已经是秋季,天气最是明朗时。
在一个晴天的时节,杜绵绵一行下码头。在码头来迎接的人里,杜绵绵瞧着眼熟的。那是早前回京都的周嬷嬷。这瞧着是祖母,不,如今的杜绵绵和丈夫得改口叫姑祖母身边的陪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