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书之福运绵绵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5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确实是喜事。司徒弘光也是认同妻子的话。

敦弟的婚事有着落,你做姐姐的能安心。我都有所了解,朱署丞家的门风好。敦弟能娶到朱家的淑女,敦弟的婚后日子一定会过得非常舒坦。更何况朱署丞的学问好,他做为泰山大人指点一下敦弟这一位女婿,让敦弟在来年的院试中更能一展身手,一举考中得功名。司徒弘光从更实际的角度说一回话。

娘信里也说了,杜家和朱家已经合算过吉日,今年一定会给敦弟成婚。杜绵绵也盼着弟弟杜敦得岳丈的提携,那是在科举上有斩获,能够一举考中得功名。

弟弟有功名,最好还是一个举人。因为举人有选官的资格。哪怕是黄榜之上没能考中进士,举人走一走门路就能做官。

在杜绵绵想来,一旦弟弟杜敦当上官,杜家的门楣才是真正得提上来。

对于自己的娘家,杜绵绵能帮衬上的是给弟弟挑一个得力的妻族。更多的帮衬,她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挺好。敦弟一旦成婚,杜家和朱家就是姻亲,敦弟求学,求到岳家的泰山大人头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想是朱署丞一定乐意帮衬着女婿。司徒弘光说得人之常情的话。

夫妻二人说说话,又是聊一聊京都一些传闻。

如今司徒弘光一心扑到光禄寺衙门的差事上,关于家中的产业就由着杜绵绵在打理。杜绵绵除着管自己的嫁妆,还要管忠勇侯府分给司徒弘光的那一份产业。

还有就是当初夫妻二人在京都开办的书铺、茶楼,以及养出来的小戏班子和说书人。这里头的门道多,如今司徒家看着小门小户,从七品的官就是芝麻绿豆一样的不起眼。可背后有人啊,所有书铺和茶楼的生意还是非常不错。

夕食,司徒宅一家人聚一起用餐。

司徒老太爷瞧着孙儿和孙媳,还有曾孙和曾孙女,他的心情好。他是讲着江南的一些事情。司徒老太爷说道:江南来信,东宗那一边还给咱家送一回大礼上门。

司徒老太爷嘴里的东宗,那是指着原来的司徒一族。至于司徒弘光这一支分出来后,因着祖坟埋葬在淮水府的西边,就是代指西宗。这算是一个司徒氏,东西分二宗。

至于分成东西二宗的源头,就是当初杜绵绵、司徒弘光花钱请人唱戏,把司徒氏的一笔烂帐传唱得整个淮水府人尽皆知。当时暗戳戳给东宗、西宗是分一个清楚明白。

司徒老太爷听着戏曲后,他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司徒老太爷把自己这一支就是自称为西宗。至于原来的司徒氏一族,慢慢得也是接受自己成为淮水府司徒一族东宗的事实。

东宗有什么事情求到咱们跟前。司徒弘光在用完餐,在仆人把餐具都是收拾妥当,一家人闲谈消食时,他是问出一话。

听着孙儿司徒弘光的问话,司徒老太爷很有心情解答。他老人家是说道:当然是有事情相求,若不然何必巴巴儿的送礼上西宗来求咱们?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