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这儿的日子,瞧着过得也是要紧巴起来。杜绵绵从三房的家中摆设,还有嫂嫂贾氏的穿戴打扮上,已经瞧着一些端倪来。对于杜绵绵而言,三房自己有打算,她这做妯娌也是盼着对方好。
毕竟对方日子好,她就不必帮衬。
一旦对方不好过,身为亲戚的想不帮衬,都会有闲话来。
这一日,贺过三房小侄孙儿的满月宴。杜绵绵便是归家。
日子接下来不紧不慢的过着。杜绵绵寻得一些好药材时,她也是会送到宁王府,送给女儿。女儿现下不得用,备着总是一个预防。
入夏,司徒老太爷生了一场病。人老了,上了年岁。
杜绵绵身为孙媳妇,她是安排人手照料好老太爷。自个儿也是忙前忙后的。司徒老太爷这儿病了,不巧着,杜绵绵又得到娘家的信。
杜家老太太也病了。
杜绵绵这一回真差一点分身乏术。娘家那儿得去一趟,婆家这一边又是得仔细看顾着。
这一翻忙碌下来,杜绵绵整个人不太好了。
奈何便是如此,她还得两头奔波一二。
乾元三十年,夏。
杜家太太过逝。老太太年岁大了,在这一个时代的人眼中,这是喜丧。可对于杜家人而言,便是实在的失去亲人。
杜绵绵是外嫁女,可她也是得着杜家老太太的关爱。杜绵绵也是回着娘家,参加了老太太的身后事。
杜家这一边,在料理着杜家老太太的身后事宜。
司徒家。
司徒老太爷也没熬过这一个夏天。司徒老太爷一过逝,司徒弘光是承重孙。他自然要守孝。于是到司徒弘光上了丁忧的奏章。
似司徒弘光这一等不太重要的臣子,丁忧的奏章一上去,就被批准下来。毕竟他不是什么要紧的人物,肯定不会被皇帝特批夺情的。
杜家老太太最后是要葬回江南的祖坟。司徒老太爷最后也一样是要葬回江南的祖坟。于是杜家、司徒家一合计,双方是一起回江南。路上也有一个照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