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这书我不穿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1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萧君泽想了想,居然觉得这理由虽然霸道,但却很有道理,于是捏了捏端端的脸:“怎么办,我有点担心你两个哥哥了,和你相比,他们显得太老实乖巧了。”

三狗疑惑道:“乖巧不好吗?爹爹就常常夸我乖巧啊!”

萧君泽摇头:“对父母来说,当然是好的,但对他们自己来说,却不一定是好的,行了,别问那么多,再说了,就算你跑到最后,苦瓜肉不一样是给如愿吃了么?”

端端得意地笑了:“是的,如愿哥哥最好了!”

萧君泽看着他的模样,有些担心,但最后又无奈地摇头,谁让这是自己生的呢。

贺欢也喜欢帮着打下手,他还很快学会一手不错的做饭技术,每天亲自换着花样给君泽换上好吃的吃食。

这些菜谱流出去后,倒是有效提高了各种蔬菜的种植范围,不再只是农院里的观赏物,或者大家族们的炫耀新奇的产品了。

萧君泽也很受启发,拿这件事教育自己的手下,让他们不要只看重成果,也要重视成果和民生结合,学会推广。

……

在萧君泽忙于后宫和前朝同时,修法大会在一个月后的正月,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其中,在话语权里争夺最厉害的,便是吏员编制、职责以及各地招收的书院名额。

还有人上书,将襄阳书院改为太学,太学生成为国之栋梁,也算是一件复古的好事。

萧君泽拒绝了这一行为,并且少有地亲自发表的评论,说不爱崇古之风,长江后浪推前浪,世间事,本就循序渐进,随世而变,又何提继往开来,使天下大同?

这言论立刻引起了巨大争论,如果是汉代儒家大盛之时,这言论怕是立刻会被天下读书人敌视。

但如今是南北朝,儒家早已势微,人们更多在佛学、道家中寻求救世解脱,儒家已经成为部分大族的“家学”,加上以襄阳书院为中心,讨论研究不同事物发展规律的“世学”开始大行其道。

若只是如此便罢了,毕竟平日里,襄阳的报纸上,惊世骇俗之论极多,许多人都认可刺史的言论,认为这是有道理的,反对声音不会太大,会立刻被骂下去。

可是,这时间,却正是修法大会最白热化的时候,天南海北,从贩夫走卒到世家高门,从北地胡人到岭南诸夷,从西域小国到东海高丽,天下有志之士,几乎都聚集在襄阳。

为了他们的法理,他们在报纸上摇旗呐喊也不止一日。

所以,由于天南海北士人齐聚一堂,引发了第一场关于“王道”之学的巨大的风暴。

他们纷纷想证明一件事:什么,才是最适合终结乱世的制度。

这是道统之争,比性命更加要紧;是青史之争,注定为后世钻研讨论;是权位之争,胜者就此身居高位,败者食尘!

如此的大争之事,又岂能不竭尽全力,以身家性命相付?

在这样重要的事情面前,连修法大会这事本身,都显得不起眼了。

又或者说,这才是,天下间,最大的改制!

第292章 大意了

秦汉以来,儒家的治理模式一直被历代帝王喜爱,几乎每一个入主中原的王朝,无论最开始有多胡风,最后都顺从地进入了汉人的规矩。

因为儒家确实有一种别的制度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他是性价比最高。

一套三纲五常,以忠孝仁义为纽带,为国为民,天下安定为目标,在古代的农耕条件下,这种制度几乎是无懈可击的,魏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折腾,天下最后也不得不最后捡回这套学说,因为这是符合当下生产力的。

在这个时代,人太弱小了,必须以宗族为核心,血脉亲疏为利益纽带,父母被杀,无论是什么原因,子女复仇杀人是会被称赞的。君主是至高无上的,受命于天,所以大家都该听主君的指挥。

所以,在这个时代,说儒家的好,那真的是挑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但是,屁股在哪里,思想就在哪里,这些年,襄阳书院的“世学”发展的速度,也不是吃素的,再说了,挑毛病可比解决矛盾容易多了。

报纸便成了双方的战场,一时间,襄阳街头到处都是锦绣文章。

还是如往常一般,分为两派,宗族乡豪是支持的儒学的一派,因为的儒家的办法,推崇乡里自治,不会干涉到他们行使权力。

以前,兵源、钱财都在乡豪世族手中,无论谁上任,都需要他们的支持,但现在,这个想法被改变了,襄阳城的精锐兵源在,在这个时代的几乎无可匹敌,在炮火与枪弹之间,儒学统治力几乎可以说是瞬间土崩瓦解。

毕竟,笔墨上的真理是打不过炮火射程内的真理。

襄阳这边没有从道德仁义这些普世价值入手,在这点上他们战斗力小于五,再说襄阳书院虽也会教授论语等书,但更深奥的,便不深入了,理科才是求学上进的路途。

他们另辟蹊径,指出相比于大多有标准答案的理学,道德文章能做的文章就多了——毕竟释经权在考官手里,他可以觉得文章典故多给高分,可以觉得文章微言大义给高分,甚至可以觉得文章字写得好,人长得俊的给高分。

但理科不行,你该不会就不会,该错就是错,虽然也要写文章,但那只是小部分的分值,真正的成绩,还是要看硬实力。

这里有儒家所做不到“公平”。

这个论据一出,甚至于许多的中小士族都沉默了。

人性就是这样,希望自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以下强者为尊,谁又敢担保,自己的家族能永远在首位呢?

当然,这样的沉默是短暂的,很快的时间里,更多的反对声浪出现了。

不是关于儒家的好坏,而是如何改变这新的“世学”,让他们能为之所用,从中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他们有要求吏员由乡县自己推举,如汉代察举推荐一样的取用方式。

有要求像魏晋中正官一样,由朝廷任命考官,亲自去各郡县面试,只是不再用家世家品的……

-

正月里,一处官邸中,红炉小雪,茶香清溢。

“外边沸反盈天,你倒是清闲。”贺欢熟练地煮着茶烤着水果,把老是想要拔火盆的三狗拔到一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