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绝多数人都无能为力,也没有那个决心去改变,只是麻木的、随波逐流的等待毁灭的那一天到来。
可这个时候的大明遇上了张居正,他告诉所有人,他有这个决心。”
“张居正当上首辅之后,就辅佐皇帝进行了十年改革,这是一场大明前所未有的风暴,涉及到所有人,张居正面临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
', '')('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万历新政,也就是张居正改革。”
“改革之初他就决心先整顿吏治,这既是改革本身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关系到整个变法革新能否启动并取得成功的前提。
张居正认为“致理之遣,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明确把“核吏治”当作“安民”“治理”的前提。
他一开始就围绕“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等方面,大刀阔斧进行整顿,以振举“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上,下务为姑息,百事悉从委徇,以模棱两可谓之调停,以委曲迁就谓之善处”的颓风。
在当时,唯有加强集权,重诏令,振纪纲,方能“张法纪以肃群工,揽权纲而贞百度”,这样革新法令才能畅行无阻。
变法最怕就是下面的人不按照规定的措施来,而张居正显然是抓住了这个核心。
为了建立有效的考核考绩制度,张居正于万历元年创设并颁行考成法。
考成法核心就是制定严格的时间计划表,规定官员做什么事,什么时间完成,要做到什么程度达标,而且完不成或者干不好就被辞退。
很严厉但是很有效。
考成法可以说加强了内阁事权,由内阁通过六科、都察院控制六部,而各省抚按则听命于六部。
最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都由内阁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使内阁成为变法的中枢。
同时又促使官员百事惟谨,政风大变,行政效率提高,地方官皆按期定税,缓解了最吃紧的财政困难,毕竟有钱才能办更多的事情。”
“当然,考成法无疑是好用的,但是这并不是人人都愿意接受的。
改革之初,也就是推行“考成法”时张居正就遇到阻力,但他很聪明的搬出太祖朱元璋《大明会典》,以“祖宗成法”来推动新政。”】
朱元璋眼睛一点点亮了他摸着下巴,喃喃道:“这个考成法,听起来可真不错的样子。”
其他人:……他们觉得不太行。
【“经过改革,明朝政府办事效率显著提高,史书上对此的形容是:”虽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
李世民想了想,“参考一下还是不错的。”大家情况不一样,倒也不必看见个好政策就拿来用,不过还是可以适当参考别人是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的,自己用不上,万一子孙用上了呢。
【“在军事上,他与蒙古人达成和议,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守北方,使北方无外患之忧,内地稳定。”
“当时他推行边防新政的指导方针——外示羁縻、内修守备。
所谓“内修守备”就是重点是加强北边防务,提高军事抗衡能力。为此他便相继起用在东南抗倭立大功的谭纶、戚继光、王祟古、方逢时、李成梁等著名边将,主持蓟镇、宣府、大同、山西和辽东边务。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张居正奏请明穆宗赋予边将更多主动权,赋予将领们“专断”的权力。
而在积极操练兵马、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同时,又大力加固增设城防,修筑明长城,提高大明的军事实力。”
““外示羁糜”就是在“内修守备”的前提下,力争改善汉蒙关系,并积极加强友好往来,毕竟大明的情况不好,实在不适合打仗,所以他选择议和为主。
可以说,在张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