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被@的李渊眼皮一跳,在心里恨恨的骂逆子。
李世民眨眨眼,然后不住点头,就是就是,最讨厌说话不算话的爹了。
【“干过类似操作的还有朱棣,你说是吧?朱棣,胖大儿很委屈啊。”】
朱棣脸皮厚,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这老子得了天下,哪个儿子
', '')('不是更上一层楼了,也没有亏着谁。
再说了,他们不为自己的荣华富贵拼命,难道不为自己的小命拼命啊。
朱棣振振有词的想。
胖大儿欲言又止,他的好弟弟也不是省心的,老头子你就搞吧,毕竟都得到这种承诺,谁还没有过妄想,谁还不想拼一把。
历史上得到过这种承诺的,不是像汉景帝时期那个梁王一样死了,就是像唐太宗那样成功了,对半开。
而综合天幕来看,我当了皇帝,所以以后哪个弟弟要是没了也不能怪我对吧?
毕竟这野心也是你纵容出来的……胖大儿怅然的想。
朱棣:?
【“反正这种事情,谁都觉得吃亏,被许诺那个觉得自己亏了,原本更合法的那个也觉得自己很委屈,毕竟自己又不是没有出力。”
“所以最后也就只能看谁技高一筹了。”说道最后,李一语气意味深长,有没有可能,有些人的父子相残,兄弟相残,那都是自己作的呢?】
第172章
【“石遵毁约在前,冉闵自然不甘心,在石遵登基之后,没少动作,当时甚至有臣子劝谏石遵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杀了冉闵。
石遵虽然还没有杀冉闵,却也开始夺取冉闵的军权。
两人争斗之激烈,甚至连郑太后都插手了。
公元349年十一月,石遵召义阳王石鉴等人进宫,在郑太后面前议论此事,都请求杀冉闵。
郑太后说:“从李城回师进京,若无冉闵岂能有今日!他略微有些骄纵,不可动辄杀他。”
显然,看似轻松的政变,实际上肯定少不了各种周旋搏斗,而其中冉闵应该出力甚多,所以冉闵才那么不甘心,而其他人也心知是石遵失诺于冉闵,郑太后才说冉闵虽然骄纵也不应该轻易杀了。”
石鉴出宫后,派人告诉冉闵这件事,冉闵旋即劫持了李农及右卫王基,密谋废黜石遵。”
“是滴,前脚才和石遵商量杀不杀冉闵的石鉴其实也不服石遵,有自己的异心,早就和冉闵勾勾搭搭了。”
“石家这出大戏是挺精彩的,得到消息的冉闵指使将军苏亥、周成率领三十名甲士在如意观拘捕石遵,并在琨华殿杀死石遵。
而后石鉴继位,实行大赦,并任命武兴公冉闵为大将军,进封武德王。”
“同年十二月,石鉴试图杀冉闵,他派石苞、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等人在夜里到琨华殿欲杀掉冉闵,失败,于是假装不知道这件事,并给杀人灭口。
而后,他让兄弟新兴王石祗镇守襄国,石祗与姚弋仲、苻洪等人联合兵力,四处传递檄文,想杀掉冉闵、李农。
冉闵、李农闻讯后,任命汝阴王石琨为大都督,和张举以及侍中呼延盛率领七万步兵、骑兵,分路出发讨伐石祗等人。”
“冉闵很快就攻破了宫门,囚禁石鉴,并且发布命令告知宫廷内外,六夷凡敢动用兵器者一律斩杀。当时胡人有的攻破城门,有的越墙而出,逃亡者不可胜数。
当时的后赵局势复杂,汉胡杂居,并不同心。
而冉闵虽然从他爹开始就被石虎收养,但是依然改变不了血缘和民族。
于羯族和石家,冉闵哪怕再尽心尽力也依然是外人,而且还是外族人,所以他们当然不愿意冉闵当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