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身上感受到威胁。
李承乾眼里更加受宠的李泰也心里愤愤不平,明明只是比他早出生一年,为什么大哥就是太子,父皇母后也更重视大哥,他不服气。
【“百官眼里的李治柔软温和、虽然聪慧却是仁厚之主,对臣子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
李世民下意识皱眉,这可算不上什么好词,这是说稚奴好操控好欺负是吧?
群臣:......咳咳,天幕瞎说什么大实话。
长孙无忌打圆场,“陛下的孩子,各个都是人中龙凤。”聪慧仁厚怎么不好呢?如今国家蒸蒸日上,下一任君王恰是需要守成之君,太激进反而容易出问题。
【“那么真实的唐高宗呢?”李一摸了摸下巴,“很难想象这样的好孩子模样的唐高宗后来能做出那些事情。”
“贞观二十三年,年仅22岁的高宗继位。其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制度,又有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使得“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李世民下意识点头,不错,这三人都是难得的人才,又是他的心腹重臣,辅佐青涩的新君是极好的。
然后他抬头,却看见百官各个面容悲泣,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贞观二十三年,他死了啊。
他想了想,反而安慰道:“也活了五十二岁,不错了。”这个寿命也不算少了,已是知天命之年。
“可太上皇现在都六十多了。”程咬金嘟囔道,要是陛下这点像太上皇,那至少能多活十来年。
其他人也纷纷赞同的点头,可不是,太上皇能活那么久,陛下也该像一像太上皇啊。
李世民苦笑,要是可以他也想活久一些,可是这种事情哪里是他说的算的。
人人称他为天子,可是他却并非真的上天之子,他不能操纵自己的生死,也不能知道自己的孩子也会走他的老路。
他也只是,一个无能的父亲......
【“然而即位4年以谋反罪诛杀吴王李恪,清洗一批皇亲国戚和权贵子弟。”
“没几年,他力排众议废掉多年相伴的原配王皇后,娶了他爹的才人武媚娘,即便面临一堆老臣要撞死大殿的威胁,仍在不久后立其为后。
而后借由废立皇后的事件,贬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长孙无忌无奈之下自尽,褚遂良被贬爱州,至此唐高宗收回了权利。”
“而在手握大权之后,他又将目光落在开疆扩土上,其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灭百济、灭高句丽,唐朝版图在唐高宗时期达到了最大的疆域,并维持了三十二年。
这样的人,是不是完全颠覆大家印象那个身影呢?”】
长孙无忌脸色大变,本来以为外甥上位,家族又可富贵几十年,没想到是催命的。
他心里飞快转动,现在的问题是他犯错还是被迫害的,如何才能在陛下面前挽回印象。
他和陛下是交情匪浅,可是外甥那也是陛下亲儿子。
长孙皇后捂着心口,脸色煞白,哥哥和稚奴……怎么会?哥哥一向知进退,怎么会走到这种地步啊?
长子次子互相厮杀,长子造反,幼子逼死兄长……长孙皇后眼里露出浓浓的悲伤,她的人生居然走到这个地步。
李世民抓了抓头发,整个人已经暴躁起来了,过了过了,稚奴这手段太狠了,收回权利没有问题,但是无忌是他亲舅舅,一向对他疼爱有加,怎么就连他也容不下呢?哪怕是贬谪在家安度晚年也就是了。
【“在废立皇后这件事,是李治和群臣的拉力赛,是李治借机消除老臣的掣肘,掌握大权的机会。”
“他喜欢武媚娘是真的,可是也不妨碍他借机搞事。”
“继位之后的日子李治并没有那么好过,因为他爹留下的几位辅佐大臣,是辅佐也是掣肘。
羽翼未丰时李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