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是一个守成之君,而不是猛将。
出于这些种种的理由,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他希望朱允炆能安定民心,让百姓喘口气。”】
朱元璋的儿子们纷纷撇嘴,老爷子也看走眼了吧,还守成之君呢?好险没把大明折腾完蛋。
朱元璋阴着脸,他的想法当然没有错,错的是傻逼孙子,他就不信他没有教他如何对待藩王。
朱标头疼的揉揉额头,希望这个儿子不要做得太过分。
但是真要如此,怎么可能被大势在身还被推翻。
这可真是,儿子是亲儿子,弟弟也是亲弟弟啊,都是他一手带大的……
【“这里先说一下,藩王的存在究竟是好是坏呢?利弊皆有吧。
藩王可能是导致战争的祸根之一,但是有能力的藩王也确实能起到守卫地方作用。
而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就是因为主弱臣强,皇帝不得藩屏之助。
因此,他分封诸王便是要让藩王拱卫皇帝,以维护朱家皇朝的统治。
其中九大藩王都是领兵驻守边塞之地,而不是什么繁荣之地,可见朱元璋的用心。
当然,进一步说,就是哪怕藩王争夺皇位,可藩王姓朱啊,对于朱元璋来说,都是他的后代,只要肉烂在锅里就行。
但是对于朱元璋之后的皇帝来说却不一样,他们只会看见这些藩王的威胁性,他们只想皇位留在自己那一脉。
所以,藩王于他们就是不得不铲除的威胁。
朱元璋不是没有教导过朱允炆如何对待藩王,但是朱元璋却忘记了,他们的立场不一样。”】
朱元璋闭了闭眼睛,有些话只要只言片语就足够了。
【“朱允炆为皇太孙时,便已担心诸王拥兵自重、多行不法,开始考虑削弱藩王的权力。
朱元璋曾对朱允炆说:“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
朱允炆却问:“胡虏不安定,让诸王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
朱元璋默然,问朱允炆的意见,他认为应该“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嗯,说得很好听,朱元璋听了也觉得他心里有底有分寸。”
“但实际上呢?
朱允炆继位不久后,便开始着手削藩。
朱元璋润五月死的,八月周王朱橚有罪,被废为庶人,流放云南。
十一月,命人暗中监察燕王府中事。
隔年二月,下诏诸王不能节制王府的文武官吏;
三月,为了防备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削弱其兵力,朱允炆令都督宋忠、徐凯、耿瓛率兵驻扎在北平周围的开平、临清、山海关,又将北平、永清二卫的军马调至彰德和顺德;
夏四月,湘王朱柏无以自明,自焚而死,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因罪废为庶人;
六月,岷王朱楩有罪,废为庶人,流放漳州。
于是不到一年时间,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先后被废。”】
明太祖时期,满朝皆寂静,朱元璋脸色铁青,朱标吸了口冷气,诸皇子都震惊了。
“他娘的赶着去投胎啊!!!”朱元璋破口大骂,“朕才死没几天,就恨不得立刻送他叔叔们去陪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