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李一忍俊不禁,“朱棣是真的很有人格魅力,在他起兵这一路,可没少有人倒向朱棣,像张信这样的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朱棣自己是武将,也领兵作战,和军队不少人关系都不错,在军中是有威望的。
所以信服朱棣的不少,反观朱允炆才继位就落下口碑,不能令人信服,如此比较之下,也就不怪越来越多人选择朱棣。”】
少年朱棣挠挠头,傻笑了一下,是吗是吗?他还是成为很厉害的大将军了?
其他兄弟羡慕嫉妒:老四真的有那么厉害啊?让人在皇帝和他之间选择他吗?
【“燕军控制北平不久后,通州主动归附;七月初八,燕军攻破蓟州,遵化、密云归附;七月十一,攻破居庸关;七月十六,攻破怀来,擒杀宋忠等;七月十八,永平府归附。七月二十七,为防止大宁军队从松亭关偷袭北平,用反间计使松亭关内讧,守将卜万下狱。
至此,北平周围全部扫清,燕军兵力增至数万。”】
朱元璋神色淡定,这点地盘和兵力老四也敢打?
哦,他最后赢了。朱元璋转念一想于是怒骂朱允炆并一干朝廷重臣废物。
这是都不是谁当皇帝的问题了,而是朝廷军队如此无能,万一蒙古再度南下,就靠这样的军队去抵抗吗?
才第二代啊。朱元璋捂着心口,他所向披靡的大明军队怎么就没了?
【“早在燕军攻破怀来后,谷王朱橞逃离封地宣府,奔金陵。
八月,齐泰等顾虑辽王、宁王帮助燕王,建议召还京师;辽王从海路返京,而宁王不从,遂削宁王护卫。
宋忠失败后,部将陈质退守大同。代王本欲起兵呼应朱棣,被陈质所控制,未果。”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当时大部分的藩王都是选择倒向朱棣,朱元璋想让宗室强大,可是朱允炆却要自己和宗室背向,这爷孙意见很不统一啊。”李一揶揄道,主要是朱允炆是朱元璋执意选择的继承人,还是教导老久的继承人。】
朱元璋:……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反书至南京,朱允炆祭告太庙,削朱棣宗室属籍,废为庶人,又决定起兵讨燕,在真定设置平燕布政司。
朱棣起兵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
所以战争初期,朝廷拟以优势兵力,分进合击,将燕军围歼于北平。
朱棣采取内线作战,以部将郭资戍守北平,迅速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
一边是早就做好准备的北平,另一边势大的朝廷却陷入无将可用的困境。”】
朱元璋:啊?
明太祖时期的武将们:啊?
【“要知道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朝廷武将凋零,年轻将领又没有冒头,可不就是人手不足嘛。
这时候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都督宁忠为右副将军,率军13万伐燕,数路并进,号称百万大军,同时传檄山东、河南、山西三省供给军饷。”】
耿炳文:好消息,他还好好的。坏消息,他貌似要马前失蹄,输给燕王这个小年轻了。
他的老兄弟们各个心口一跳,什么大肆屠戮,都死了谁?谁没死?谁正常死啊?天幕你倒是说清楚!
朱元璋倒是沉默一下,孙子继位的话,还真要做不少准备。
他有些心烦,老兄弟们怎么就都还活着不少呢,为什么不早点死,为什么不早点退下去,成全彼此的情分,何苦他亲自动手清洗一遍。
【“耿炳文率军到达真定,并分兵于河间、鄚州、雄县,为犄角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