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番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3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李一肯定的点头,毕竟朱棣的军事才华是被肯定的,所以她吹的毫无压力,吹的安心。

“登基之后,朱棣注意到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

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

', '')('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

又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

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

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据记载,永乐三年全国税粮高达三千多万石,这是连续第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万石以上的税收,按照当时不足一千万户的民户统计,每户平均纳税超过三石。

此外从永乐元年起军卫屯田的收入也达到高峰两千多万石,加上民户交纳的税粮,平均到当时人口,人均超过一石。

在永乐二十二年间,税粮总入达近七亿石,平均岁入超过三千三百万石,而且总的趋势是增长的,这是有明一代的颠峰时期。”

“你说是不是朱棣横征暴敛才有这么多的啊,嗯,再一次重申一遍,朱棣缔造了永乐盛世来着。”

“总之,为了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朱棣又于永乐九年疏浚会通河。

永乐十三年,因原本淤塞的大运河会通河段全面疏浚,明朝停止海运,改由大运河漕运,由陈瑄负责,驻节淮安。

从此,长达1794千米、沟通五大水系、跨越十个维度的大运河迎来了历史上的辉煌期,成为明代都城北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海运的停止是可惜的,但是不得不说这大运河是修的好,想要富先修路,这话放海上河上也是一样的。”

“所以同样是又打仗又修大运河,怎么朱棣就好好的,隋炀帝就完蛋了呢?”李一微笑脸,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李一再一次拉踩。】

朱棣只觉得六月的天他却浑身舒爽,嘿嘿,多夸点,他爱听。

【“而在文化上,朱棣也有卓越的贡献,他命人纂修永乐大典。

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大型类书,全书22937卷,其中仅目录就有16卷,共11095册,总计约三亿七千万字。其中内容包含自先秦至明初的资料有七八千种之多,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极为珍贵。

而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可以说是华夏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甚至比十八世纪中叶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要早300多年。

除《永乐大典》外,朱棣还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编书活动,极大的使古代文化传承到后世。”

“此外,朱棣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的同时,也以此改变明初嗜佛之风。

其在位期间,一方面严厉整顿和限制佛教,完成了对明代整顿和限制佛教政策的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又大力对之加以提倡和保护。

可以说,朱棣对佛教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对他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对佛教整顿和限制政策也为后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另一方面,在靖难之役后,朱棣认为是真武大帝保佑了他,于是开始史无前例地大修武当,费时十二年之久,在武当山建成了9宫8观,72岩庙等33处大型建筑群。

朱棣崇奉真武神,大修武当山宫观,扶植武当道教,这也是明史和中国道教史上的一件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