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7章 我向李二妥协了,我装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47章我向李二妥协了,我装的

不对啊!

我辣么敬爱我的父皇,我救了他两次,我保家卫国,他怎么能怀疑我造反呢?

我虽然打土豪分田地,我虽然另立中央,我虽然组建私军,我虽然落草为寇,我虽然割据辽东,我虽然几个月没有和他通气……

但我觉得我还是……

算了我编不下去了。

李明猛然发现,因为自己闷头忙于改革和干仗,又与长安消息不通,完全忽略了那边的感受。

从情感上来说,被亲父怀疑谋反,心里肯定不爽的。

但理性分析——

在扎几副纸人盔甲、养几个妖僧传几句谶语,就能被当做谋反的封建王朝。

就他搞出来的几桩事情……

站在皇帝和朝廷的立场,已经不能用瓜田李下来形容了。

虽然李二有三分过错,但我难道没有剩余九十七分的责任吗?

“明哥,朝堂上到处是污蔑你造反的奇谈怪论!

“踏马的,太极宫是虫豸的老巢吗!”

议事堂,十四党的内部会议上,长孙延义愤填膺地说。

在安顿好李世绩一行之后,李明专门组织了这场恳谈会,商议对策。

被皇帝和朝廷猜忌,这在哪个朝代都是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难题。

“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奸臣们只会在后方扯后腿,蒙蔽圣听!

“他们已经不是一般的奸臣了,必须要出重拳,清君侧!”

尉迟循毓几乎暴怒。

房遗则目光坚定地看着李明:

“明哥,请下命令吧!南下!向陛下痛陈利害!”

啊不是哥们,原来你们是来真的啊……面对有些极端的小伙伴们,李明也被整不会了。

一开始:我命由我不由天!

现在:阿爷我错了我错了。

以他目前羸弱的实力,千万别碰瓷朝廷。

平心而论,李明也不想在李世民的时期造反。

天可汗的压迫力不是盖的。

而且经历五胡十六国和隋末大乱斗以后,天下好不容易恢复一统,民心思定。

现在跳将出来搞分裂,是要成为历史罪人的。

况且,他不是冷酷无情之人,父子亲情也让他不忍与父亲兵刃相向。

他所策划的一切,不过是在李世民“之后”、继任皇帝搞清算时,他能够有抗拒的资本。

现在和朝廷翻脸,为时尚早。

“虽然陛下难免被朝臣党争的意见所影响,对局势造成误判。

“但我们在平州的所作所为,客观上也给了别有用心之徒以口实。”

还是韦待价说了一句公道话,给红温的三小只降降火。

李明无意地嘀咕一句:

“咱贞观时期也有党争?”

“什么时期没有?”侯君集轻蔑地哼了哼鼻子。

作为局中人,朝廷什么样子他最有发言权了。

人性在什么时候都是一样的,贞观朝的开国猛男们也不是神仙。

朝堂上照样有各种站队攻讦、合纵连横,可热闹了。

与其他时期不同的点,在于皇帝本人。

李世民威望够大、手腕够高、情感够丰沛。

恩威并重之下,才能压制住蠢蠢欲动的群臣,让大家大致能拧成一股绳。

像房玄龄、长孙无忌、侯君集这种治世能臣,放到弱一点的皇帝手里,分分钟变成乱世奸雄。

而且现在,李世民的身体每况愈下。

朝臣们为自己的后路着想,也不得不抱团站队。

而只要一抱团结党,又势必会引发新的党争。

有党争,自然就有人拿着放大镜,到处找非同党的漏洞。

而很明显,李明团伙是最经不起查的。

“我们确实做得有点过了,没有引来天兵讨伐,已是陛下仁至义尽。”韦待价反思道:

“我们应该收敛一点,在平、营两州,至少应该恢复施行《贞观律》吧。”

“可是……”房遗则想要反驳,但忽然发现,在大唐的土地上施行大唐的律法,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这合理吗?这很合理。

理智地回想一下,平州哪里都好,就是不像大唐。

好像确实做得有亿点过火了……

长孙延同样沉默了下来。

“平州目前的政策都是权宜之计”——在长安时,他就是这么向陛下狡辩的。

说明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在平州这么乱搞,是拿不到台面上,迟早要出问题的。

“那赤巾军怎么办?”尉迟循毓瓮声瓮气地问。

韦待价托着脑袋弹着桌子,沉思道:

“陛下能容慕容燕豢养私军,那赤巾军我们自然也是能保留的。

“只是规模肯定没有这么大了,盔甲也得交由兵部统一保管,以免殿下被落人口实。”

他的思路非常清晰,他作为两州刺史,可以天高皇帝远。

但李明是要经常回宫的。

如果因为辽东这边漏了马脚,搞得李明在那头稀里糊涂地谋反入狱,那就尴尬了。

“可是……唉!”尉迟循毓感到十分窝囊,生气地一拍大腿。

侯君集全程一言不发,抱着胳膊。

他是几个人里最反骨的那个,因此并没有像其他几位真·大唐忠臣那样感到委屈,反而没什么心理包袱。

造反的前置准备被识破了,那就继续蛰伏。只要小命还在,下次接着努力呗。

“嗯……”李明一言不发,陷入沉沉的思索。

虽然他没想着造反,至少别在李世民手上造反。

但至于推倒平州的一切、大开历史倒车,他更是想都没想过。

因为主要矛盾没有解决,而矛盾从来都不在李世民身上。

要对抗下一任皇帝的清算,他必须让辽东保持相当的独立性,并施行新政,使辽东快速积蓄力量。

况且,群众们好不容易能过上好日子,怎么能让他们吃二茬苦、受二遍罪?

为了应对未来的危机,势必造成当下的危机。

难搞,难搞……

“君集。”李明忽然想起了什么:

“我记得,你在上山之前,收到房相公寄给你的‘锦囊妙计’?”

侯君集愣了一会,才一拍脑门:

“确实有这么一件事,是房玄龄的门客亲自交到我手的。

“说是殿下遇到危急关头再打开。”

李明伸出手:“就是现在,拿出来吧。”

“在被高句丽十五万大军围攻时都不拿出来,我还以为您忘了。”

侯君集不解地咕哝着,取出一个小锦囊:

“现在敌人都被驱逐了,反而形势危急了?”

李明苦笑着摇头。

和大唐内部的敌人相比,高句丽算得了什么?

他从侯君集手中接过这个锦囊。

非常轻巧,一度让他怀疑这里面是空的。

和之前老房送来的、成捆成捆的“斤囊妙计”相比,算是非常还原原著了。

就这个小小的囊袋里面,真的藏有让局势瞬间扭转的妙计?

说实话,李明自己也非常怀疑。

又不是唱大戏,哪有这么戏剧化的表现。

但是,以老房那老银币的品性……

他深吸一口气,举重若轻地拉开囊口的细绳,两根手指向囊中捻去。

夹出了一小张纸条。

因为时间久了,已经微微有些泛黄。

李明轻轻地将纸条摊开。

上面只有简短的一行字。

“呵,哈哈,哈哈哈!”

李明只是看了一眼,便仰头大笑起来。

一边笑,一边摇头:

“玄龄公啊玄龄公,还得是你啊!

“还得是你懂我,还得是你懂皇帝啊!”

韦待价他们面面相觑,有点摸不准李明这是开心疯了,还是失心疯了。

侯君集也不免好奇,抱着胳膊、伸长脑袋,想看看纸条上到底写了什么。

李明十分敞亮,直接将纸条拍在桌案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