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第125章战事吃紧,京城布防
“京中五门重炮,分别立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阜成门和正阳门。”
闻言,兵部左侍郎刘礼疑问道:“重炮不是有八门,怎得就上墙了五门?”
岳凌颔首,“其余的我另有安排,暂且按下不表。如今还有些分工需要文臣来做,或在战时需登城墙,之前冯愈冯同佥与我倾诉过报国之心,便先负责城墙后勤。诸门之间的联络,城池中维稳百姓等,依旧需有高官来做,才能镇住手下士兵不慌乱,各位可有意?”
枢密院知枢密院事卢渊,答道:“兴战事,枢密院没有旁观之理,既然冯同佥已去负责辎重调拨,那我便负责城墙间的联络吧。”
枢密副使柴朴在一旁轻轻点头。
又听户部左右侍郎,张侍郎和赵侍郎应声答道:“城内聚集来的百姓,便由我户部配合未登城墙的兵马司衙役来操持,这个不成问题。”
“如此最好。”
岳凌点了点头,又环视场间,问道:“诸位可还有要问的事?”
忠顺亲王难忍心中疑惑,开口道:“正阳门由谁来驻防,而且各门携几营士兵,这个还没说清楚。”
“为应对北蛮的列阵情况,各门士兵登城情况不一,每日统筹调配。至于正阳门谁来驻防,这个太子殿下和陛下挑好了人选。”
“太子和陛下?”
众人被岳凌没来由的这一句说的尽皆迷惑,便看向了戴权,戴权轻轻点头,道:“正有此事。”
说罢,取了一封金面信笺,朗读道:“前京营节度使贾代化一时利益蒙心,于京中作乱,念之前战功赫赫,又在牢中思过悔过,实有心报国。如今京城内正是用人之时,责贾代化戴罪立功,主守正阳门,内宫总管太监戴权辅之,钦此。”
戴权在场间环视一圈,又道:“此乃陛下手诏。贾老将军的能为不必多说,据锦衣卫调查,之前恐遭奸人蒙蔽,具体是哪位从中作梗,暂时并未水落石出。北蛮对我军的情况似了如指掌,诸位还是小心着些处事,莫要将军机轻易的泄了出去。”
听是贾代化起复来守,忠顺亲王便也再没什么好争议的。
“本王也不愿相信老将军会谋反,既有陛下和太子的安排,便也没什么好说的,本王敬重老将军的能为,如今临战能站出来,是再好不过了。”
恰在此时,从外间入门战报。
“大都督,辽东急报。”
岳凌皱了皱眉,将信封接了过来,捻开一观,便是瞳孔一缩。
“太子殿下旧疾复发,于广宁城前临战时落马,如今已被救起归于宁远城,辽东军务已由殷太和总揽,初战不利?”
众人得知,满堂皆惊。
如果辽东战事不利,深陷泥潭,那拱卫京城还需再调边军入场为援,甚至需要计划支援辽东,让太子殿下安稳回撤,固守山海关一线。
可边军一动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这时局便与之前截然不同了,可以预见的是,京城需要守城的时间,又大大延长了。
一封战报,又动摇了文官武官的守城决心,兵部右侍郎李邱道:“如今太子殿下在边关战事不利,一旦京城出了纰漏,我大昌便是摇摇欲坠。不如让陛下,太子妃携众多天潢贵胄与诸班大臣,先行南下出城存蓄皇家血脉。大都督您再坐镇京师,只待边军来援,里应外合,如此更稳妥些。戴总管,你以为如何?”
戴权充耳不闻,还是由岳凌答道:“还未开战,没有言退的道理。城中聚集了京畿之地的百姓,当百姓得知城中已经没了陛下,没了皇室,难道不会引发慌乱?再者说,效仿宋时旧事,偏安一隅,还能轻易再复山河?”
神武将军冯唐冷哼了声道:“提出此策者,其心可诛!朝堂中若有北蛮细作,我看你李邱正是一个!”
枢密院同佥枢密院事冯愈同样开口,道:“前几日,李大人家中几门姬妾,尽皆携了幼子,家财南下,独留了糟糠之妻守门。怎得,李大人是想将糟糠之妻留在京城,自己也欲南去?还诸班大臣,大臣可不都是与你一样的软骨头。”
李邱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一切是为了皇室,也不乏有人赞同,众人问向戴权。
戴权眯了眯眼,也冷了几分语气,道:“无论太子临行前,还是陛下手谕,皆为京城诸营,各级军伍,统归岳凌所管,如有不从者可便宜行事。李大人还是收了自己的话,安心做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