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韶华满面同情之色:“纪尚书确实辛苦。”
纪尚书长叹一声:“老臣年岁也不小了,再撑个三五年,等皇上主掌朝政了,老臣就打算致仕,回祖籍养老,过几年松快日子。”
纪尚书其实不算太大,今年六旬,看起来却比戴尚书还要苍老。可见户部尚书操心劳力,确实不易。
姜韶华轻声道:“纪尚书掌管国库钱粮,是大梁肱骨重臣,也是皇上最信任之人。有纪尚书在,皇上才能安心静养。可别说这样的丧气话。”
六部衙门各司其责,户部尤其重要。户部尚书可以平庸些,却一定要是天子信得过的人担任。纪尚书就是这样一个人。
论才干,中上之资。论忠心,却是一等一的。要是纪尚书告老致仕,一时还真找不出能替代纪尚书的人。
纪尚书被郡主赞了一通,身心舒畅,正要自谦几句,就听郡主又道:“柔然使者已经被撵走,只怕边境很快就要再起战火。户部眼下要全力筹措准备粮草,以备战事。”
纪尚书皱眉长叹:“不瞒郡主,公主殿下和亲一事,老臣绝不同意。不过,边军真要和柔然骑兵打仗,京城还要派兵增援,便需要大笔钱粮。老臣今日心情浮躁,就是在为此事发愁。”
姜韶华看着纪尚书:“边关要备战,南阳郡敬献二十万石军粮。”
二十万石?
纪尚书不大的眼睛骤然亮了,面部表情肉眼可见地热切起来:“郡主说的可是真的?”
姜韶华微微一笑:“本郡主一言九鼎,说话什么时候都算数。”
纪尚书激动得直搓手指:“这可太好了!这么多军粮,大大解了户部燃眉之急。”
“到时候,本郡主令人直接送粮去边军。”姜韶华道:“省了来回运粮的麻烦,也能少些消耗。”
纪尚书连连应是,一张老脸都快笑出花了:“郡主慷慨大度,老臣一定亲自上奏折,为郡主请功。”
纪尚书很是上道,这是要为姜韶华扬名。
姜韶华含笑道:“本郡主也不说那些无用的客套话。本郡主献粮,一来为解户部之急为皇上分忧,二来是要支持边军打仗。如果能借此扬一扬名声,再好不过,多谢纪尚书。”
傍晚的时候,纪尚书满面春风地送南阳郡主出了户部衙门。
刑部戴尚书正好落衙回去,见了这一幕,不由得嘀咕:“这老东西,平日里对谁都臭着一张脸。今日对郡主倒是客气。这么老远都能看出脸上在笑。”
隔日大朝会,戴尚书便知是怎么回事了。
纪尚书上了一道为南阳郡主请功的奏折。勉强撑着龙体上朝的太和帝,听闻此事眉头舒展,大大赞扬了姜韶华一番。百官们纷纷张口称颂。
二十万石军粮!整整二十万石!
还是南阳郡直接送去边军。也就是说,南阳郡要肩负运粮送粮之责,路途上的消耗一应都由南阳郡负责。
姜韶华微笑而立,身形似在瞬间高大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