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赴宴的宾客,地位一般的都留在前院落座,地位高的,便去中院落座,而后院,则是主家日常休息的地方
中院,又劈了个小院子出来。
九千岁带着元杳,在小厮的引路下,找了个还算僻静的亭子。
亭子挂了竹帘、纱幔,放下纱幔或竹帘,就可自成一个小天地,不受外界打扰
丹青让宫中随侍取了带来的茶点,在石桌上摆开。
九千岁懒懒地叮嘱道:团子,婚宴上人员复杂,切记,不可食用宴席上的任何东西,明白了么?
人杂,是下毒的好机会
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死
元杳乖乖点头:杳儿记住了!
九千岁满意地刮了一下她的小鼻梁。
父女俩,又喝了会儿茶。
很快,风中就传来一道声音:主上,准备妥当了。
九千岁应了一声,站起身,抱起元杳。
两人到了喜堂,宅子外,唢呐声刚停。
有小孩低呼:新娘子来咯!
然而,没人敢跑出去看稀奇。
来参加喜宴的每一个小孩,早被叮嘱过,今日情况特殊,不可大声喧哗。
元杳躲在九千岁怀里,坐在主位的下首。
主位上,则坐着李敞的祖父。
元杳睁大眼,好奇地望着院外。
很快,一群穿着喜庆的婆子,扶了穿着喜服、盖了盖头的新娘子进来。
所有宾客,全都瞪大了眼睛。
新郎昨日就死了,亲没新郎去迎,轿门没新郎踢,这个堂,该如何拜呢?
其中,同情的有之,幸灾乐祸等着看好戏的有之。
女儿出嫁,父母不可送亲。约摸着是为了表达对这门婚事的不满,许家送亲的,只来了户部尚书长子许昌泽,和几个旁支的人
许昌泽,年近三十,因着父亲和婉嫔的荫蔽,官至从五品工部郎中
见许昌泽进门,就有人出声道:恭贺许郎中!
呵呵,同喜。许昌泽长着张圆脸,浓眉圆眼,即便是怒了,也没什么威慑力。
那祝贺的官员听到同喜二字,面色变了变,干笑了一声。
许昌泽走至九千岁面前,黑着脸,不情不愿地行礼:下官许昌泽,拜见九千岁。
九千岁掀了眼皮,嗯了一声。
这时,新娘子就被扶了进来。
喜婆低眉顺目地扶了新娘子在喜堂中央站定,许韵之独自牵着红绸。
李敞祖父望着新娘,眼底的恨意,遮都遮不住:开始吧。
且慢一道尖细的声音,从院外传来。
所有人都抬头,朝院门看去。
来人,竟是皇帝身边的太监,李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