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1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而在场的物理学专家有几个是层子模型的顶尖人物,就算不细看,只大致浏览,也看出来国外研究和国内研究的差距。

层子模型把静态夸克模型发展为动力学模型,只是低能束缚态的唯象模型;而国外的夸克模型已经开始以规范场为动力学互作用机制,在高能行为渐近自由的重要性质。

可以说,双方已经远远地拉开了距离。

双方的哲学思想不同,物理思想不同,而最根本的是,层子模型没有及时引入非亚贝尔规范场理论,以至于错失了最大的发展机遇。

这是沉痛的,无法接受的,却又是残酷的现实。

黄老专家死死地盯着林望舒的论文,嘴唇颤抖。

那个什么规范场理论,那个什么夸克模型,其实他也听说过,但是根本没当回事,可是现在,有人就那么简洁明了地呈现在他眼前,就两种理论鲜明对比,直白地告诉他两者的差距。

这就像是皇帝的新衣,一旦戳破,仿佛就瞬间土崩瓦解。

会议厅中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大家无声地看向那位黄老专家,那是层次模型的领军人物,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黄老专家盯着那论文,好久后,老迈的眼睛中泛出泪光来,他颤抖着唇,终于喃喃地道:你才大三,就做出来这个,物理学属于年轻人的我果然年纪大了,我老了,已经没有创造性了,我脑子僵化了

黄老专家说出这话的时候,会议厅中鸦雀无声。

中国物理层子模型的天被戳破了,曾经奉为神明的权威在屹立十几年后,就这么轰然倒塌了。

小小的会议厅中这一幕,反映在中国物理学界将是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

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林望舒身上,人们在这一刻,心中涌现出无数的念头。

譬如她说的那些,其实自己也接触过,也想过,但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念头罢了,没有人将这个念头落实成那么翔实的分析,更没有人胆敢将这一件事诉诸于口。

仿佛皇帝的新衣,人们墨守成规,奉行着它原本该有的规矩。

于是终于有一天,真相被一个年纪轻轻的大三学生戳破了。

黄老专家含泪看向林望舒:你刚才说,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大三是吗?北大的?

林望舒见此,恭敬地道:黄老师,我叫林望舒,北大学生,今年大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