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9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在几天的熟悉环境并安顿后,他们便收到了哈特默尔的邀请,前去他的庄园观光,之后参加了美国名流的晚宴,哈特默尔还帮林望舒介绍了一些学术圈的朋友,这让林望舒越发开阔了视野,她的求学生涯也自然更为从容了。

她在后来,曾经听一位留美回国的博士生聊起,说是到了美国,受到最大的就是多元化的文化冲击。

那是一位清华的毕业生,他提起清华学业竞争的残酷,提起曾经诺贝尔的梦想,提起梦想中的陈景润。

可是到了美国后,所有的一切轰然倒塌。

美国的报刊上没有陈景润,也不提起诺贝尔,美国的新闻电视报刊全都是好莱坞明星。

对于中国学子来说,他们靠着高考的拼杀才有机会走进了象牙塔,成为天之骄子,成绩就是他们最拿得出手的倚仗。

但是美国不一样,美国评价体系多元,曾经纯粹的信仰在这里坍塌,价值观重新建立。

这对中国留学生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将过去的价值观全部打碎,浴火之后,重塑肉身,再重新站起来,拥有全新的视野与格局,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

不过对于林望舒来说,她倒是没有这些烦恼。

曾经年少学子如火如荼的青春,在她眼里不过是一场旁观,她一直保持着旁观者的冷静,她也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比起其它中国留学生,她也拥有了更多的视野。

在别的同学餐厅打工刷盘子的时候,她已经在陆殿卿舅舅的引荐下,也是因为陆殿卿身份的便利,拜访了诸位知名华人科学家,聆听教诲,开阔视野。

在阅尽繁华后,她很快便收了心,专注于自己的学习。

她所在的实验室并不大,学生也不多,不过她的导师是学术界的大人物了,门下出过诺贝尔奖得主,曾经参与过美空的机载激光实验室计划,甚至参与过激光陀螺仪的研究。

林望舒知道这些后,便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兴奋到了两手几乎颤抖。

她深切地感觉,自己接触到了金字塔的最顶端。

激光陀螺仪,这个名词自被创造,便浑身散发着尖端科技的神秘气息。

陀螺仪的概念最初来自于航海,是利用陀螺原理定向导航的罗盘,而激光问世之后,美英法苏几个国家都开始酝酿研制激光陀螺仪,以精准确定高速运动物体的方位。

可以说,随着科技的发展,飞机导弹等高速飞行物为了定位精确,那就必须使用激光陀螺仪,这就是高科技飞行物的火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