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两界的杂货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5章 诱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印刷术,是尹秋枫最先传出去的东西之一。

尹秋枫都不说华夏历史上这种印刷术的出现,带来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就说,但凡是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这印刷术的重要性。

这代表知识的传播啊。

有人问,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此前,尹秋枫总觉得是启贤帝卡着那些人,不可以把这种功劳随便换出去。

但是现在璩老爷子说起来,那就是有问题了。

尹秋枫若有所思,“璩先生直说就是。”

璩老爷子叹息一声,“老夫不知尹老板所在的世界,对知识的把控如何,但是大禹,大部分的知识,都掌握在世家权贵手里。”

早些年,帝王兴科举,就是为了扶持贫寒学子走上朝堂。

利用他们,能一定程度上平衡皇家和世家之间的关系,也是为了给普通人一条出路。

但是,又有几个贫寒出身的学子,能考得过资源丰厚的世家子弟呢?

科举考四书五经,但也不是只考四书五经。

贫寒学子,买一套四书五经,都得省吃俭用,更别提其他的书籍。

书籍本来就贵。

那种科举类的教辅书籍,那就更是高价。

可书籍贵的根本原因,除了世家把控了大部分的资源之外,那就是书籍印刷成本太高了。

除非需要大批量的印刷的书籍,否则,不值当单独做个雕版出来,都是靠人工抄写。

可人工抄写,效率低,还有可能抄错字,对文化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再则,雕版印刷的成本太高了,一块板子,如果错了一个字,几乎就整个都报废了,得重新雕一版。

但是如果有了新的印刷术,能提高效率,节省成本……

影响的,却是这些世家。

效率高了,那书籍的产量就高了。

书籍的价格,也自然会降低了。

这是必然的趋势,根本不是某一两个世家能把持得住的。

到时候,读书的人会越来越多。

不是每个读书的人都能参加科举,也不是每个参加科举的人,都能走入朝堂。

但万人之中,也走不出一个吗?

读书人的基数高了,那就这万分之一的概率,也随之增长。

其他没考上的呢,他们读了书,就代表开了智。

或者更直接一些,读了书,选择性就多了一些,还有多少人能在读过书之后,还能无怨无悔地被奴役呢?

也难怪,问的人多,却没有人真的来换了。

惠及民生,若是拿来盈利,更是会引起百姓的不满。

尹秋枫大概听明白了,“所以,你们这里的世家,实行的还是愚民政策。”

百姓不开民智,想的就还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想的是如何填饱肚子,如何娶个媳妇儿,嫁个好男人,生几个孩子,周而复始,这几乎就是他们人生唯一的追求了。

不会对生活有更高的追求和期待。

愚民,也能尽可能地控制民反。

也难怪他们虽然心动这新的印刷术,却也不敢来换。

谁来换了,就是公然跟世家作对。

哪怕是启贤帝,也只能使用怀柔政策。

“愚民政策。”璩老爷子大腿一拍,这词总结得真好。“现在可不就是这样吗?但老夫认为,此举简直是愚蠢。”

其实不止是世家,大禹之前的朝代,就连帝王也是实行的这个政策。

尹秋枫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目光短浅罢了,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真想要这个世界发展得更好,还是要寻求共同进步的。”

璩老爷子又是一声叹息,“反正老夫已经一大把岁数了,也不怕得罪人了。”

“师公,父皇必不会让您受到委屈的。”楚韵璃认真道:“能让更多人读书,也能给朝堂筛选出更多的人才。”

“是这个道理了。”璩老爷子捋着胡须,又好奇住了另外一个问题。

“尹小友,看你也是学问渊博之人,不知道在你的家乡,有多少读书人?”

尹秋枫略微挑眉,民族自豪感又上头了。

“学问渊博,属实是不敢担,读过一些书罢了,至于有多少读书人,璩先生不如猜想一下?”

璩老爷子沉思,“可否有一半以上?”

一个国家,一半以上的人都读过书,已经是一个很恐怖的数据了。

就算是发达的盛京,权贵和有人钱的聚集地,也不敢说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读过书。

尹秋枫笑得微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璩老爷子立马就被这句诗给镇住了,半晌无言。

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究竟是什么样的盛世?

可尹秋枫这边还没完。

“我们那边,除了还有些偏远山区的老人不怎么识字之外,几乎是没有文盲的,大家都要读书,特别是大概三十年前,施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每个人到六七岁都必须去上学,至少要读满九年,是免学费的。”

义务教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