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洛接过遗诏,强硬的塞到了叶煊手里。
四皇子目呲欲裂。
第49章
请皇太子接旨。台阶之上,封洛始终高昂的头颅低下。
朝臣们磕头山呼,究竟有多少真心又有多少慑于封洛带来的那三十万大军,谁也说不清楚,便是连徐国公也不情不愿的顺从大势。
只有谢玉舒神色复杂的跪在那里,背脊挺直没有说话。
叶煊看着被塞进手里的圣旨,垂眸喃喃了一句舅舅,随即一声冷笑。
齐王脸色极为难看,大步往前走去,高声喝止道:父皇绝无可能
他话音未落,就见萧王猛地将那圣旨往天上一抛,黑色人影翻身自乾元宫屋顶飞掠而下,腰间长刀噌抽出,寒光凌厉,巾布直接断成两半,一半滚落在徐国公脚边,一半落在贤妃面前。
黑衣高挑的少年凭刀而立,一身肃杀凶煞之气,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而悬停的刀尖直直逼近封洛喉间,刀身铮鸣,再近一寸便是血溅三尺。
数百身着盔甲的士兵自四面八方而来,将满朝文武都围了起来。
叶煊站起来,拍了拍袍角,缓缓面向众人,视线在场中慢慢扫过,似笑非笑的勾起唇角,方才都是何人想混淆圣旨?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满场寂静,无人敢吭声。
封洛抬头,神色淡然平静,一点都没有被威胁的样子,而是极轻的笑了一下,饶有兴味的看了眼泰安,你想弑父?
不想。泰安说着刀却很稳,没有挪动分毫,顿了顿才面无表情的吐出一句话,你教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护主。
不错,你做的很好。封洛握住刀柄,猛地用力,轻松的将插入青石板中的大刀抽了出来,后仰避开泰安扫过来的刀势然后架住。
两人刀身拼在一起,手腕震动,虎口发麻,却没有人松手。
泰安忽而一松手劲,侧身横刀削去,然后一脚踩在封洛抵挡的剑身上,借力一跃,半空中漂荡来后知后觉的一句得罪,就见少年抽出腰间软鞭猛地破空甩去,卷住了封洛的刀身,他用力一扯想要逼封洛缴械,封洛却反拽住鞭身卷在手臂上,刀身在特质的九节鞭上摩擦出火花,两人各自拽着长鞭,以内力交锋,僵持住了。
叶煊却一眼就看出来,势均力敌的表面下,泰安已经拼尽全力,封洛却气定神闲,只是两人一脉相传的表情少,一般人看不出来罢了。
趁着封洛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叶煊脚尖一转,拉起还茫然不知道怎么就父子相残的谢玉舒就要跑。
嗯?封洛余光撇到,冷哼了一声,道,他若是跑了,每个人自领一百军棍,打死了丢进乱葬岗。
丢乱葬岗俺没话说,反正死都死了,躺哪不是躺,但打一百军棍也太过分了吧?熟悉的粗狂声音,似乎是在哪听过。
刷刷刷三道人影出现在高耸的城墙之上,正是封洛手下五虎将中间的三位,最中间那个看着像是只有十几岁的高壮青年手中还抱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
即便相隔甚远,也能看出那小孩的精致漂亮,让人辨不出男女,一张口奶声奶气的喊,哥哥!哥哥!
叶煊脚步一顿,眼神沉了沉。
谢玉舒惊讶的抬眸,迟疑道,他似乎在跟我们招手。
叶煊皱着眉回头面向谢玉舒,突然道,玉舒,我要食言了。
什么?谢玉舒怔愣了一下。
叶煊已经松开了他的手,往宫墙下走去,寒声道,黄莽,封月今晚要是病了,我一定让泰安去取你首级。
唉怎么这样!那看着只有十几岁的少年一开口,吐出粗狂的嗓音,他率先从墙上跳下来,原本看着就高壮的身形更是展露无遗,小孩抱着他怀里跟抱着一块肉差不多。
谢玉舒先前还疑惑着叶煊喊黄莽,可这三人也没有熟悉的满脸大胡子,直到听到那少年口吐熟悉的声音,懵了一下。
原来黄莽的大胡子下面,是这样一张娃娃脸?这张脸完全跟第一莽夫不搭边啊
哥哥!封月见到叶煊,伸手就让他抱。
叶煊将小孩抱起来,转身又塞到谢玉舒怀里,谢玉舒和封月大眼瞪小眼。
好好养着,谁也别给,想见我了就带他进宫,没人会拦你。叶煊把谢玉舒散落的头发绕到耳后,声音低了一些小声道,等我。
面前的人抽身离去,谢玉舒下意识伸手要拉住他,子煊。
叶煊回头,对着他勾勒出一个浅笑,再回头,一步一步走回台阶上。
封洛已经缴了泰安的刀,斩断了泰安的九节鞭,反剪他一只手将他压的单膝跪在地上,泰安抽出靴子的匕首,单手在脸上一划,沾上了鲜血,扭身拼着胳膊要断的狠厉朝封洛扎去。
封洛眉头一皱,反常的没有逼近,而是松手退后拉开了距离。
泰安。叶煊喊了一声。
泰安立刻止住上窜的身形,握着匕首的手轻轻颤抖,周围隐隐有悉悉窣窣的爬动声音,是被血腥中参杂的诱人味道吸引来的虫子。
泰安难得一见的敛了下眉头,眼里有着明晃晃的厌恶。
一布巾摁在他脸上,卷轴正正落他头顶,叶煊从他身侧走过,把血擦干净。
泰安看着自己脸上的圣旨,第一次感觉到什么是如芒在背,他本来就没什么表情的脸一时间更瘫了。
帝王丧葬全程由封洛如今该说是冯子健了。
大将军王冯子健,新上任的国舅爷,身负累累战功,握有三十万大军,便是朝中最不识相的言官都闭了嘴,有关三十一年前的江南私盐案再度被翻了出来,由丞相谢玉舒和大理寺共同查案,证据一一公布,被张贴在城门上,编成故事、戏文在坊间表演传唱,宣告天下人。
这江南巡抚冯必扬被诬告,几百口人尽皆丧命,若非长子冯子健离家多年,一直在外走南闯北,后来隐姓埋名参军,若不是靠着这军功一步步坐上大将军王的位置,怕也是得不到平反这一日啊。
曾经盛宠一时的良妃娘娘便是冯子健最小的妹妹冯婉,私盐案之时方才三、四岁,尚且是个不知事的小孩,冯夫人趁着她熟睡,将她送至了外祖洛家,后来判案夷三族,洛家也牵连其中,便将她藏在了米缸里,冯将军诈死之后回乡把她寄养在和洛家交好的沈家,以表小姐的身份养大的。哪知十六岁去庙里祈福,便被看上了
盐槽总督黄友仟一家更是凄惨,黄友仟之子黄维仁,小三元案首,十几岁便高中,本是前途无量,最后啊,却闹了个家破人亡!听说他在刑部大牢关押问审数年不肯认罪,后来便被放了出来,成了阉人在宫里当差,大将军王宣布平反那日,黄维仁在勤政殿磕了九个响头,然后自裁而亡这黄家,是绝户咯。
还有那些被牵连的官员,我看公布的名单,足有百来人
天子一怒浮尸百万,可怜啊。
莫说了莫说了,宫中白绫都未曾撤下呢
恋耽美